产业结构是指某一产业的构成以及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均衡是产业平稳发展的支撑。
安防产业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涵义是指安防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和比例,也就是说安防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研究这一层涵义的安防产业结构,有助于了解安防行业的实际社会需求,安防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是否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我国安防行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左右,同期国民生产总值接近37万亿元,安防行业产值占P的0.7%左右,其比例还很小。
其第二层涵义是指安防行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关系。是指安防行业各种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以及在互相联系中形成的结构和比例。合理的安防产业结构,能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有利于效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安防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链,形成了实体防护、视频、报警运营、出入口控制、软件与系统集成、防爆安检、咨询服务等业务类型。从业务形态上划分,分为安防制造业、安防工程业、安防服务业;从技术因素划分,分为传统安防和现代安防,现代安防以电子信息技术为特征。
据2010年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安防企业达到25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在此基础上,2009年有一份数据更细的资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安防行业的结构状况。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安防产品生产企业约达到10000多家,从业人员约40万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安防工程设计、安装、集成企业约12000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企业约3000家,从业人员约20余万人;各种安防经销、代理、中介服务企业约5000家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
我国安防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规模的快速成长中同时也出一些结构问题,包括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经济性质结构、区域结构甚至是人才结构等的不合理,成为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企业众多,规模小;产业结构上,重制造轻服务;先进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区域发展、产业布局不平衡,市场不规范。
安防作为跨部门、多学科的行业,起步阶段是从国外品牌的加工、进口组装开始的,本土的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近几年,这种状况得到初步的改观。
产业投资需要技术能力的支撑。投资的技术能力包括技术和产品的选择能力、产品开发及设计能力、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零部件的配套能力、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等等。过去的一定时期内,我国安防的投资方向主要局限于加工、吸收消化国外的产品,原因就在于受到投资能力的制约。而防盗安全门、保险柜(箱)等,这些领域的投资之所以能够一哄而起,就是因为这些领域的投资在技术方面不会受到很大障碍,生产这些产品的制造机械、装备、材料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满足生产的大部分的支撑条件。在30年中发展起来的安防业中,防盗门企业是最大的制造群体之一,正是一个现实的最好注解。
在电子类安防产品领域,国内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很多专用技术设备、核心元器件,许多投资项目并没有在技术设备等固定资产方面形成基础,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等还是依赖进口,国内只是搞些厂房、安装及土建配套工程,然后生产产品。投资增加了,但投资大部分用于“买”设备,固化了安防产业结构的低格局。
产业链短表现为安防产业中真正承载,体现产业高的核心部分缺失。从安防产业外部来看,国民经济整体中还缺乏具有结构升级带动力和产业控制力的主导产业(如芯片制造业);从产业内部来看,还缺少核心技术和核心加工环节的内容。生产环节少,加工链条短,说明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生产迂回化过程游离于安防产业之外。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迂回化是生产结构升级、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标志。生产迂回化是指生产最终产品的加工过程越来越长,加工的环节增加,加工手段更加复杂。由此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加工部门、新的技术体系和加工体系。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支撑的核心企业不断涌现,新的配套加工企业及关联产业群相继产生,新的产业链形成。最终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得到提高,产业体系的结构内涵发生性的变化,传统的主导产业让位于加工度及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产业结构低的最终根源我国的安防行业,其能力体现在对最新电子信息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沿产业链各环节所进行的系列化、关联密切的技术创新还比较缺乏,技术创新尚缺乏足够的投入,创新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结构升级还缺少技术创新的支撑。
除此之外,安防行业的特殊属性对安防行业的结构调整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安防行业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其行业有进入的门槛;其次,安防行业规模还比较小;再次,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在行业管理政策方面,目前还局限于单个部门或一两个部门的政策统筹,还缺乏国家总体层面的系统政策。比如安防与电子信息产业、安防产业与金融产业等,市场的认可度还不够,缺乏针对行业的促进政策。在企业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层面,我国的安防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演变而来,属地化管理特性明显。
我国安防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三个主要目标:首先,要发展先进的安防产品制造业,克服核心技术方面的障碍,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高端产品;其次,要发展现代安防服务业;再次,要建立起与国民经济整体相适应的现代安防产业体系。
在短短近10多年间,中国产生了众多的安防企业,这些企业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超过80%,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较少。企业的“小门小户”,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整合机会。
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标准,一个规范成熟的市场,行业内20%的企业,应拥有80%的市场份额,其中的前3名须具有控制市场份额的50%以上的实力。而在我国,无论是传统的实体防护产品生产企业,还是现代电子类的安防企业,前1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都达不到这个比例,特别是电子类安防企业的前10名企业,其市场份额占据国内市场不超过10%。如此大的中国安防市场,如果没有重量级企业,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地域分割和激烈的竞争局面。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安防企业必须走整合之,通过优胜劣汰造就出领军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并构建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国际安防企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的模式大都是以报务业为龙头,安防产品的制造业是在服务业的引领下发展的,因为服务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而拥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业,反过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形成互相促进的循环。
以发达国家为例,可以看出基本的发展趋势。韩国、日本的制造业相对于美国来说比例相对高,是因为韩国、日本安防企业的产品出口量较大,正是得益于中国安防业庞大的市场。
在中国安防市场的发展中,有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现象,也可以反向来这个趋势。当中国安防市场开始形成的时候,大批的国外安防企业以产品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当中国开始生产安防产品的时候,国外安防企业开始布局服务领域;当中国安防企业致力于传统安防领域的时候,国外企业已经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个人的服务领域;当中国把传统安防制造业做大的时候,国外企业又要来并购龙头企业;今后中国安防企业转向安防服务业的时候,就必须面对与国际企业在服务效率和质量上的竞争。
目前国内一些规模企业正在改变战略,向报务业转型,这是良好的开端。鉴于此,中国的安防企业应该及早谋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大型报务企业,抓住最终客户这个关键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效率,发展大型报警运营服务的龙头企业,便于与机构、金融保险等企业实现对接,便于组织市场、资金、技术资源,便于在更大区域内统一开拓市场,统一维保运营。
无论是传统安防行业还是现代安防行业,都有一个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问题。对于现代安防企业,其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系统、防爆安检系统,再深入到核心芯片系统,都需要有高新技术的支撑。对于传统的实体安防产品,也有提高质量的巨大潜力,需要与现代技术嫁接,形成新一代的产品。如防盗安全门的加工工艺,防盗门锁具的升级换代,防盗门与人像识别、指纹识别、电子实时、远距离联网等,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安防产业,提高传统安防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要建立起现代安防产业体系,在行业内部,必须要通过做强做大,体现行业的活力和影响力;在外部,必须明确安防行业的社会定位,改业的发展,使安防行业与其他新兴行业一样,更多地享受国家的鼓励和促进政策。
安防产业的发展是安防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地从一种均衡状态向另一种均衡状态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均衡状态是由安防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打破的。技术创新就是安防企业家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推动了安防行业的发展。安防行业应尽快形成一种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安防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三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间接表现出来。具体地说,安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通过三方面表现出来:推动传统产业的,推动新兴产业的兴起,推动落后产业的淘汰。安防传统产业在发展中,伴随着技术革新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技术的开发,使得新的效能更高的产品,在市场上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入和产业内部资源的流动,实现对传统产业的。
以我国安防视频产业为例,30年来大致经历了至少四代的技术进步。其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应用,实现了视频的换代和升级。
只是在产业进步中,引进的产品和技术较多,体现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可以预见,以电子信息技术、光学技术、新兴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技术,会促使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一系列高新产品的诞生,使视频产业结构呈现出新的格局。产业结构正是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的兴起和落后产业的淘汰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实现我国安防产业的结构升级,目前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从静态来看,安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企业主体,有一大批致力于发展创新的安防企业;基本具备了创新平台及设施,有研发机构和实验设备;初步有了创新能力储备,有科技团队、科研的积累。从动态来看,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配套关联的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能力,特别是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的能力,并形成了不断改进的、适应新技术创新要求的机制体制,电子信息产业最新的技术在安防行业都能及时得到应用。较为发展的市场,使得技术人才和资金流向安防行业,为实现安防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安防行业中有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是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是最核心的问题和基本条件。安防行业中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制造业,是制造业中的电子安防产品,这是新兴产业。这个产业如果获得更好的发展,就意味着更有技术含量和增值能力的产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安防产业组织是否得到优化,是否能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和优秀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不但是一个结构优化的过程,更是安防企业向一个更合理方向变化的过程,它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要带动企业的优化和重组。
围绕着安防产业结构中间的制造,为制造提供中间增值服务的这些生产性的环节和部门,是否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安防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是否带动第三方评价服务以及各类中介、咨询、培训、维修、等安防服务业的发展。
安防行业的结构调整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弥补短板的过程,中间的环节有所突破,形成新的增长点,带动其他环节的发展,最终促使安防产业结构的提升。安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一个过程,因此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推进和执行,去一步一步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