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业绩增长,以及合理的估值更加为医药板块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投资者可关注医药行业中确定性成长的品种:中药、医疗器械、创新药等细分领域。
随着A股投资者国际化视野的逐步拓展以及沪港通背景下两地资金的互融互通,医药板块的估值体系正在经历重塑。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定的业绩增长,以及合理的估值为医药板块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投资者可关注医药行业中确定性成长的品种:中药、医疗器械、创新药等细分领域。
2016年及2017年中药行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增速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中药饮片行业在诸多行业红利影响下,发展增速超过中成药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业内人士看来,受政策红利、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中药行业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行业整体风险较小。
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两个阶段性目标,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服务,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推进中医药发展的7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政策面上,2017年10月,《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 (征求意见稿)》发布,符合条件的经典名方制剂申报生产,可仅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免报药效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
有行业人士认为,中药产业三大支柱前景看好。中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产业,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医药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中药行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备较强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内医药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中药主要由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部分组成,其中中药材属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由于和我国国民健康息息相关,中药在中长期仍属于朝阳行业。
内生成长,外延式增长并举,医疗器械保持稳定成长性受到资金关注外,政策的有力扶持也为其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其中重点提及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2017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相比于原有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细化各个项目,明确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积极推动产业化项目和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项目,以五大保障措施为核心重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发展。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敬雷指出,《计划》明确指出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重点任务包括,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重点支持PET-MRI、超声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等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化。
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医疗器械产业并购交易热潮持续,投资与并购势头依旧强劲,并购主要是收购方围绕现有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展或横向扩大业务规模,也有部分并购案例是向新的业务领域扩张。此外,跨国并购案例频发,这为未来几年国内企业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国家大力支持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发展,亟待打造国内医疗器械龙头,李敬雷表示看好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多元化布局的平台型公司。
中国版“广义”创新药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药物外,还包括改良型新药和高端生物仿制药。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于溯洋指出,本土创新经历多年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积累已具备基础,近期在政策上尤其发生了重大变化,本土企业进入申报及临床进展的密集收获期。
随着产业的推进,国内创新药产业出现了巨大变化。前些年制约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剩余专利期限过短、前些年创新药的赚钱效应不明显等。但现在控费与降价的大倒逼企业创新,且2015年以来药审深度力度空前,同时国内创新药的赚钱效应开始凸显。
中国创新药逐步与国际接轨,研发注册全球化时代到来,创新药板块估值提升具备强力基本面支撑。于溯洋指出,本轮创新药估值提升四大基础齐备:第一是政策基础,各项配套完善了“从研发到审评到支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二是技术基础,技术变革及精准医学重塑研发模式,创新显著加速;第三是商业基础,本土医疗需求分层,医保纳入+自费意愿能力增强,支付能力提升;第四是催化剂基础,企业进入密集收获期。2018年有望看到:本土市场,意气峥嵘百花齐放;国际舞台,中国药企初露锋芒,大国“智”药正在全面崛起。
经历了2017年10月两办顶层政策驱动的价值发现阶段,未来将进入事件驱动阶段,后续具备真实研发进展的公司估值水平有望站稳新台阶,选股兼顾催化剂与确定性。
时间的指针进入2018年。展望新一年医药板块的投资,我们认为创新将引领行业结构继续优化。对于今年医药行业的增速,我们预测维持在20%左右,而行业相对估值处于6年来的低位。机构对于医药股的配置也处于低配状态,可以说,医药板块是大消费领域最后的滞涨板块。随着新版医保目录的执行,其对行业的拉动效应将在今明两年逐渐。而行业增长的因素如医保控费、两票制及药品降价的边际影响都在减弱,医药投资将迎来新的机遇。
当下,药品的创新周期已经来临。我国药企经过近十年的药物研发积累及海外创新性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在研发审批和医保支付政策红利的催生下,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目前有些本土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已超越海外企业,开始扮演技术输出角色,资本市场也以极高的估值溢价励这些企业,强者更强的趋势正加速形成。
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也是贯穿未来2年至3年一个重要的行业出清标准,国外原研药品的超国民待遇将逐步取消,国产优质仿制药的进口替代进程将大大加速。围绕不同批次一致性评价产品的获批及配套政策的落地,相关投资机会将不断涌现。
最后,两票制实施带来的商业重构及医院实现全面药品零加成带来的处方外流,都将提升医药商业配送和零售药店的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研报亦认为,混合所有制是国企的核心,将先从竞争类国企开始,而医药行业是典型的竞争性行业,市场化竞争较充分,医药类国企有望率先从混合所有制中获益。实际上,包括国药集团、南京医药、哈药集团在内的多家医药国企已经拉开了混改序幕,白药控股混改更是已落地超过8个月。近日,省副省长李谦亦到华北制药集团进行调研,指出要以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深化国企国资。
对于推进国企的原因,《指导意见》解释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天风证券研报亦认为,医药国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效率亟待提升,从经营层面看,上市国企净利润占比仅为29.2%,低于49.2%的收入占比,国企则有利于提升医药国企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不过,国信证券分析认为,医药国企的亮点也十分明显,在面临竞争时,拥有着品牌和资源优势,规模也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只要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自身管理,借助国企的东风,其潜力的空间巨大。
多份行业研报则认为,医药商业国企或在混改中赢得先机。如国开证券研报提出,医药商业企业普遍面临回款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的问题,引入战略投资可显著降低公司的财务杠杆,缓解资金的营运压力,且医药商业行业符合政策的商业性竞争行业的标准,有望在混改中率先迎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