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以推动国家产业安全与发展为己任深化产业安全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8-21 13:27: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当前,我国产业安全形势极为复杂。一方面,我国保持了快速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产业安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产业安全正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产业安全立法方面的研究仅是刚刚起步,我国在产业安全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要走。

  当前,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有何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一、二、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有哪些?当前形势下,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来保障我国各产业的安全发展?对产业安全领域研究应做何展望?

  作为中国产业安全理论的开先河者,李孟刚是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工程和理论经济学双博士后,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特约经济分析师。同时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项国内空白国际领先的科技,曾获国家科学技术部2003年度科技重点推广项目。

  他领导的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以建立产业安全问题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机构为目标,以推动中国产业安全与发展为己任,在成立5年多的时间里,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课题,成功申报建立了省部级的重要科研平台——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在连续发布年度产业安全报告的同时,已经全面展开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工程学领域对产业安全问题的酝酿和探索。

  问:党的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型经济体系。”您如何看待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李孟刚: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产业安全是对国家经济安全目标的落实,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化。

  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组成部分的产业安全问题,却一直是一个“裹挟论及”的课题。尽管产业安全问题界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实践中广受关注,但其在理论研究中却是被普遍忽视的。

  为本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100年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相形之下,我国现行的《保密法》、《法》均针对传统安全,已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除立延安特大凶杀案法之外,美国还有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组织体系。部门设有委员会,总统亲任,权威性非常高;下面设有中央情报局、局以及权限非常大的联邦调查局。而在我国,直到去年5月份,国家发展和委员会才在国民经济综合司下设了一个经济安全处。

  在发达国家,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的思维早已上升到战略层面甚至是作为一种立法而存在;而我国,无论是产业安全的立法体系还是组织机构都极为缺乏,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对于现阶段我国这样一个产业竞争力缺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研究产业安全理论、探索产业安全实践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问: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第一、二、三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国内外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您如何看待三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第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主要有:外国企业在我国实行集团化运作和垄断经营对我国小规模的农业生产造成冲击,主要农产品进口依存度趋高。以大豆为例,从1995年开始,我国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并且从2003年开始,我国大豆的进口量就开始超过大豆的国内产量,进口依存度逐年攀升。

  第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主要有: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工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换的“软肋”,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外资企业跨国并购和垄断经营也带来。

  第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主要有:内部结构不合理。以生产性服务业来看,仓储和交通运输所占比重较大,约为40%;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咨询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较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外资进入过度与不足并存。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已有4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而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保险业、电信业、交通运输业、教育、卫生以及电影电视业等行业,由于市场准入过严,外商投资不足。

  李孟刚:1.要完善产业安全评价和预警系统,夯实我国产业安全基础。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强化产业损害的行政主管机构的职能。建立起一整套能够正确、完整反映各产业损害的指标体系。充分学习世贸组织规则,制定反倾销、反补贴法及紧急保障法,充分保障国内产业安全。从企业和行业操作层面来看,企业、协会等市场经济主体和组织应对产业安全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到未雨绸缪,把各个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工作落到实处

  2.要从战略规划和法律建设入手,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行为。要从战略上认识外资并购行为,从法律上规范外资并购行为。

  因此,当前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相关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健全产业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3.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当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是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因此,我国产业发展应走提升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子,以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跨越式的工业化进程,优先发展产业化前景明显、具有市场潜力或拥有我国知识产权、自主开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

  4.建立产业技术标准机制。当前标准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的核心资源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标准可以成为控制产业链、遏制竞争对手的工具;同时,标准通过其涉及的专利权成为利益分配的工具,它使得产业利益分配向标准的拥有者倾斜,而标准的使用者由于知识产权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其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低廉而形成的产品价格优势也将逐步消失殆尽。而且,没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我国可持续发展将难以实现,因此,建立我国的标准化战略迫在眉睫。

  5.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端化和多元化方向调整。一方面我们要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针对国外对我国采取的贸易措施,积极应诉,我方利益;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国际通行规则,我国产业安全。与此同时,促进市场多元化,适当降低对出口的依赖。

  6.通过采购调控手段扶持本国产品和品牌。应尽快将采购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采购在重大技术市场实现中的作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采购选用本国技术以及产品有一定的优惠空间,采购可向大力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这一方向倾斜,以充分利用国际规则。

  7.建立产业安全的社会责任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产业安全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密不可分,辩证统一。在短期内,还可以通过税收等政策给予企业适当补偿,使企业不会因为承担社会责任陷入不利的境地,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问:产业安全研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研究的深度比较有限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您认为当前产业安全研究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有哪些?

  李孟刚:目前国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待完善。以下几个方面是今后产业安全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1.产业安全工程化的研究。运用工程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产业安全这一复杂的整体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充分利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学、计算机、管理学和数学的研究,运用各种社会和自然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工程分析,工程评价,工程预警,工程仿真,工程优化和工程决策,并发现这些工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人-机-三者的科学配置来发掘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律,以及模拟经济政策改变可能产生的后果,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科学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蓝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2.产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宏观国民经济增长相比较而言,产业经济增长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把宏观经济增长视为一种由于不同要素投入增加而导致的内生型经济增长,产业经济增长则更多来源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等优化而导致的外生型经济增长,不能把宏观国民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和范式简单应用到产业经济增长理论。因此,从产业经济增长角度研究产业安全是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3.产业安全指数研究。由于产业安全往往涉及诸多的影响因素,且相互之间关系错综,难以量化,大量研究只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没有一种科学、全面、直观的工具回答中国产业的发展是否安全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建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研发的产业安全指数,能够提供一种科学、全面、直观的分析工具,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安全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

  4.产业安全预警研究。外资扩张与产业安全总是如影随形。为了预防产业安全受到外资,及时反映国家经济的异常征兆,适时采取措施,将显性或隐性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本国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鉴于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研究的重大意义及其国内研究的基本空白状态,产业安全预警系统是今后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5.产业安全立法。应抓紧对产业安全立法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经济安全法,并对相关产业进行适度。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规,而是依靠政策代替法规,如何使产业的安全发展做到有法可依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因此产业安全立法研究也是未来产业安全研究的又一个发展方向。

  李孟刚,1967年4月出生,博兴县人。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工程和理论经济学双博士后;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特约经济分析师。现任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市哲学社会科学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负责人、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产业安全论坛秘书长。2009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