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有言:“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比拼,比的不是速度,不是规模,而是微观基础。就中国经济而言,经济增速一直很快,经济规模常年位居全球第二,能否在长达30年的起飞和崛起之后经济发展奇迹“第二季”,关键恰在于能否借由全面深化夯实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对中国经济的关键作用,体现在其三重内涵:一是福利。有微观基础,经济增长才会伴随着全社会的福利改善;有福利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有望和谐互促。二是质量。有微观基础,经济增长才有细致可信的增长质量;有增长质量,可持续发展才具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三是底气,有微观基础,经济增长才能不断积累可观的物质底气;有物质底气,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入推进带来的短期阵痛才不会变成中国经济渐进崛起的不可承受之轻。
能否夯实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决定中国经济将去向何方的核心命题。2013年“最后一件大事”,则让我们看到了对这个命题的具体求解。12月13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闭幕,会议在全面解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年经济六大任务: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以及不断提高对外水平。
笔者以为,动态、全面和深入理解会议,需要抓住主线。主线就是“如何夯实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综合来看,会议内容和决议体现了这一战略的三个细节层面,即“人、铺、郡”。
其一是“人”。经济世界最小的细胞就是人,恰如《管子》所言“凡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微观个体财富水平、效用满足进和经济安全的保障,是国家进步、文明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次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里,“切实保障”和“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两条直接对应到“人”的利益。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放到了国家宏观经济安全的首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切实考虑和居安思危的战略远见;将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再就业,摆到突出,则体现了以保障充分就业为核心的“底线思维”;而将解决好住房问题视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问题,也体现了资产市场风险管理以保障民生为导向的用心良苦。
其二是“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微观主体是“铺”,即企业,企业的和扩张是吸纳就业的根本保障,企业的普遍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企业的做大做实做强则是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崛起的重要支柱。本次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不断提高对外水平”两条和中国企业“改自己”和“走出去”息息相关。将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实到企业层面,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真正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角,并让回到“创造”的配角本位,恰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体现;而对简政放权和“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的强调,则体现了宏观对外“”就是“放开”微观的政策智慧。
其三是“郡”。宏观经济最大、最的微观主体就是“郡”,即州郡、也就是现在说的地方,只有地区经济实现协调发展,整个宏观全局才能形成你追我赶、一浪接过一浪的、有层次、有持续性的全局性崛起。本次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里,“着力防控地方风险”和“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直接针对“郡”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对外”一条也涉及到“郡”的。在国际机构不断借由诟病中国债务风险、进而唱空中国经济的背景下,中国将债务风险防范的重心放在地方层面,一方面“加强源头规范”,多措并举力求减小并化解存量风险,另一方面“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将人事考核同P脱钩,增量风险的形成。这种力求治标治本的两方面努力体现了中国对债务问题的审慎评判和长远考虑。而“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则体现了区域发展战略对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内在考虑和具体落实;“推进丝绸之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则进一步体现了将落后地区经济建设与“以边带内”提升中国经济区域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相结合的大战略思维。
总之,夯实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中国经济的当前要务,本次会议从“人、铺、郡”三个层面推进这一要务,可谓恰如其分、正当其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