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第一季度)”于3月29日在召开。上图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
祝宝良:各位来宾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的宏观经济论坛。大家都是这方面的专家,特别是刚才这个题目是讲财政困境下怎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讲了很专业的财政问题,我本人不是搞财政的。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个报告讲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就讲到目前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财政收入在下降的大背景之下,怎么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提出来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哪一条思更对一点,特别提到了要进行市场主导下的结构调整。同时也在这个里面提到了制度的建设跟当前的一些政策。
我想从宏观经济这个角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很多观点我也是赞成的,包括刚才刘尚希老师很多观点我个人都是赞成的。最近我们也在看到短期经济形势,特别是1、2月份经济形势不太好,我们也下去做了很多调研,昨天刚刚从东北回来。实际上也在解释一个问题,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在目前这段时间“新常态”之下,经济社会发展里面,特别是经济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自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对当前五个问题,我觉得大家要看清楚。当时我说第一个问题就是目前世界经济到底对中国好还是不好?很多人把中国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归结于世界经济不太好,特别是世界经济外需不足,导致中国经济目前很多困境。我自己的一个看法,就是目前的世界经济,从经济增长来讲,世界经济也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比较慢。但是我个人认为特别是大商品价格这一轮下跌,我个人认为对中国经济有好处,这个好处主要是在于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大量的企业的经营成本是下降的。我们也计算过,就是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以及一些大的其他初级产品,包括粮食价格下跌,在去年把我们PPI拉下来1.3个百分点,CPI下降0.6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0.4个百分点,就是贸易转移的效益。今年这个数字可能还要高一点,我们估计PPI会拉下来2个百分点,CPI可以达到0.5左右,可以拉动中国经济0.5个百分点。我的意思就是在全球经济大的背景下,我们不能说中国所有问题都是国际引起来的,我们把矛盾往外推,如果有问题也是在于我们自己,世界经济总体上是有利的。当然过去这些年高速造成的外贸对中国经济拉动已经结束了,就是外贸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已经是吻合的了,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你如果讲我们还有20%的外贸增长,那是不可能了,在这个背景下去年的国际对中国经济是有利的。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讲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在争论到底是结构性问题还是总体性问题。今天这个报告讲的很清楚,就是财政困境之下中国的经济结构怎么调整,隐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目前很多问题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我们看到很多,比如产能过剩问题,国有企业滞后问题,包括我们的财政、金融、土地制度等等很多问题,当然这个报告特别是讲到了产能过剩问题。我们调研过程也发现产能过剩在一些地方常严重的问题,这两年我们看传统行业比较大的地方,经济基本上常困难,主要是煤炭、石油、钢铁、有色、化工,主要是这五个行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经济都比较困难。我们说你们为什么在淘汰过剩产能过程中那么慢呢?为什么调不掉呢?第二,新兴行业到底怎么发展?为什么这些地方发展不出来新兴行业?有些地方我们去看,比如像,像、,当地很多高校是不错的,985学校、211学校很多,历史上人才集中是很多的,为什么新兴产业发展不起来?到底什么原因?我们看到很多实际上是国有企业的问题。直到现在国有企业办社会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厂办大集体的问题非常严重。就是我们这么多年,这些体制性的跟财政有关系的很多制度安排,直到现在供水、供电、供气都是企业的事,没有参与,刚刚把这些划给,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厂办大集体的社会保障问题20年没有解决,量很大。还有资源枯竭的城市,本身这个煤矿已经没了,没有可开采的潜力,但是迟迟退不出来。退不出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为了维持这个地方的稳定,就要进一步输血,企业就告诉他说如果银行不给我们贷款,社会稳定是保不住的。比如刚才刘尚希讲到了财政三大作用,第一个是经济增长,第二是社会稳定的作用,我们看到一些本应该淘汰的企业还要继续银行给他输血,这就是我们现在很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解决。我们看到确实是财经方面的困境。
中国这些问题都是一些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报告里面写的很清楚,借鉴80年代美国、英国的经验,70年代、60年代日本的经验,以及2008年美国和欧洲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些经验,解决结构性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政策是什么呢?可能短期内就要财政发挥积极作用,当然这里面包括减税,也包括扩大支出,也包括基础设施投资上。80年代美国、英国之所以成功了,除了加快国有企业,关闭很多煤矿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减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我们看到美国已经复苏了,昨天耶伦讲我们下一阶段要加息了,欧洲是不行,美国是双宽,通过短期的扩张政策,创造比较好的,使企业加快重组以后,经济就起来了,而这样财政就比较稳健了。欧洲迟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希腊、还在打架,就是关于财政政策。欧洲的特殊情况就是主权,财政是主权最重要,没法让渡出去搞积极政策,大家都搞货币政策。
在中国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情况下,财政确实要发挥作用,这是我们一直主张要利用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到底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呢?我们短期看就是报告4,4常好的文件,对于规范未来地方财政,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短期看他确实给我们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个问题我们在调研当中发现地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投什么?我们发现基础设施建设是可以投的,这个投资投什么呢?第一,投进去既利于短期经济增长,又不要对长期问题带来后遗症的,这句线年就写到中央经济宏观会议上,去年又写进去了,去年在习总报告讲“新常态”的时候又写进去了,实际上要找这样的项目。当然,在调整过程中,我们报告里面写的是主导型的结构调整,当然不能完全这样说,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是该干的,跟市场主导型的结构调整关系不大,要找出这种项目来,就是即利于当前经济又没有后遗症的基础建设投资。这些项目地方还是有的,核心就是融资问题。
第二块,我们当时说还有一部分投资可能是需要市场来做,但是要推动的,就是有利于消费增长的投资,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增长的,我个人认为很多生产性服务业是市场的事,不用管太多。当时我们找到这么几个,第一是停车场建设,可以推动,市场完全可以感,停车场建设既有利于投资,又有利于消费,还可以改善城市。这个规模有多大?很大。我们看四平几十万人的城市,车已经停的马都是了,我们这是很重要的意见,就是马上划出线,不划线不能停车,你必须到小区里面,到停车场里面,同时有法律法规,新盖的房子必须有停车场,像、上海这种立体停车场也是可以做的。第二个就是咱们报告里面提到的,就是养老产业的发展,这个既利于当代,也利于长远,怎么做?我觉得PPP方式可以做。还有一块就是双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孵化器、孵化园区的建设。刚才报告里面也讲到了财政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科技这块没有发挥,不要针对哪个产业去搞,这种政策是有问题的,但是针对科技,带有一定溢出效应,又有准公品效应的投资还是可以做的。我们发现这些地方的融资怎么解决?这跟43号文关系就很大,我们希望在进行制度性建设同时,不要忘了财政短期调整经济的作用,我们在很大的房间里面开一个小窗户不行,很小房间开大窗户也不行,过去就是很小的房间开大窗户,各个地方都搞融资平台,现在是收回来了,一个大房间里面开一个很小的窗户,这也不行。所以我们就想希望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期间怎么解决中央和地方融资的问题,管死了,经济下的很快,不管肯定也不行。这里面就是制度建设跟短期宏观调控的结合点。所以我们提出来要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央这个时候要发挥点作用。但是,是不是像报告里面说有些地方的官员水平高就可以多搞,我觉得好象很难评价官员水平,我去看,我到部地区去看,部地区官员水平肯定比东部高,很多都是博士、博士后。沿海地区官员受教育水平不一定比部高到哪去。核心问题就是资产负债表,你能把这个表看的准一点。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结构调整怎么处置。
短期方面我们报告里面讲的很清楚,我们要稳住经济核心是靠投资,投资就是投到我们刚才讲的领域里面,财政确实要发挥作用,包括4的过渡期,我一直讲要有过渡期,去年多次在国务院内部报告里面一直强调要有。我去年年底就讲从短期经济增长来看,一季度不是低,一定下来,二度可能砸出一个大洞出来,核心就是4执行,到去年年底银行拼命给融资平台贷款,因为从银行来说这是好项目,作为国有银行来说他是好项目,不会违约,他一定会贷下去。1、2月份资金来源没有问题,严格执行4以后,资金来源马上断了,然后就会砸出一个大洞,即使开始再放,允许地方发债,怎么发债?现在只有几个试点可以发债的省可以发债,很多没有发债权不知道怎么发债的地方,你让他发债,这个过渡期怎么解决?你一旦把经济砸下去,再拉上来难度是很大的。当时我们提出来43号文一定要慎重,如果一定不让地方举债,就要发挥准财政的作用,就是国家开发银行作用,让他直接进行贷款,实际上是变相QE,或者变相财政政策,就是这么一种策略,现在看起来我个人觉得是要做好这个准备。
这是经济形势上讲的国际到国内的问题,也包括一些问题,包括房地产问题等等,第四个问题就出来了,就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的问题,很多人说中国要进入通货紧缩了,这个词怎么定义?咱们在座都是高校搞理论研究的,可以定义出来,我们搞实际工作的觉得就别争论这个词了,就看现在物价水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价走低,还能走低多长时间?能给我们货币政策带来什么有的空间?我自己的一个判断,如果去掉输入性通货膨胀,国际上大商品价格下跌,实际上中国物价水平没有我们数据表现的跌得那么厉害。这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马上就有一个问题,国际上大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跟中国有没有关系?对中国来说,他到底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我们还要研究,现在大家都在做,用各种数量经济工具在做,我们也在做。现在我自己的看法原油价格下跌似乎跟中国关系不大,铁矿石价格下跌最多有一半跟中国的关系,真正我认为还是输入性的外生性的关系,当然你们可以研究,你们可以做数量模型。这样我觉得不能把通货紧缩这个问题看得那么重。实际上我们最近通过一些大数据和其他渠道看到中国的物价,包括CPI,比如阿里巴巴[微博]网上销售,他们甚至告诉我们网上销售产品价格上涨10%左右,当然这个有产品品类问题,CPI是固定产品,产品找不到就没法统计,当然网上购买的商品可能不一样,到底怎么看这个问题?第二,一方面价格下跌,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在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资金价格居高不下,土地价格也没有下来多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背后也是结构性问题,也有供需关系的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通货紧缩问题怎么看。但是确实物价下跌对货币政策带来巨大空间,我个人认为货币政策判断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判断我们物价是涨还是跌,如果稳定在现在这个水平超过半年,货币政策就要宽,你就盯着物价,盯着CPI,你说CPI不高,我现在目标是3%,你至少定在2%上,不超过2%,持续在2%,你货币政策就放松。但是,这个放松不能像2008年那样放。
回过头来我总结今天讲的问题,结合现在一些周期性问题,像房地产价格下跌问题,还有一些库存问题,我今天基本上就是对我们这个报告非常赞同,长期的制度建设,短期解决这个结构问题,财政政策要宽松。货币政策要放,但是不能主要靠货币政策,80年代里根是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目前中国有经济下行压力,还有周期性回落压力,财政政策一定要宽松,货币政策文件偏宽松,可能这样的政策是比较正确的。同时在稳定经济的同时,我们把一些结构性问题,特别是讲到财政的作用问题,我觉得还可以的一些问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对报告里面有一点,我提出来可以再研究的,咱们是在财政困境之下经济结构怎么调整,能不能再强化一下,就是财政政策,或者财政结构政策到底对我们经济结构调整有哪些影响?我们可以再强化一下。现在我们只看到结构调整对财政带来什么影响,没有强调原因,就是作为一个政策,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他的制度设计是外生变量,这种外生变化变化以后对我的结构调整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这样对我们决策部门影响就很大了,我敢不敢动财政政策,在哪方面动财政政策,这样这个作用就更有利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者审阅,新浪网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