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优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16日讯(记者佘惠敏)科技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报告由国家遥感中心牵头组织国内多个相关研究机构编写。
其中,“全球大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显示,2017年中国大粮油作物产量约为5.30亿吨,同比减产1.8%。其中小麦同比增产0.3%,玉米同比减产5.1%,大豆同比增长3.4%,水稻产量与2016年持平。2018年中国夏粮约1.26亿吨,与2017年持平;秋粮预计约为4.17亿吨,同比下降约0.4%,其中玉米预计同比增产约0.9%,水稻预计同比减产约2.1%,大豆预计同比增产约3.3%。中国大豆已走出持续减产的阴霾,恢复到 2012 年水平。2018年全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预计为57731.7万吨,同比减产246万吨,减幅0.9%。
2017年全球大粮油作物产量约28.35亿吨,较2016年增产1.8%。其中小麦同比下跌0.5%,玉米同比增长2.5%,大豆同比增产2.4%,水稻同比增长1.0%。2018年全球小麦产量为7.02亿吨,同比减产2.4%;全球玉米预计同比略减产0.1%,大豆预计同比减产约1.0%,水稻预计同比增产约1.7%。
2017年全球大粮油作物供应形势稳中有增。其中,全球小麦供应量约5.33亿吨,较2016年小幅增长;全球玉米供应数量达到历史最高,为7.79亿吨;全球大豆供应量达2.63亿吨,较2009年增加约42%;全球水稻供应数量达4.28亿吨,与2016年基本持平。
2018年大粮油作物品种进口有增加趋势。预计我国小麦进口增长3.4%,出口减少7.8%,进口量将略增;其中,玉米进口增加24.6%,出口减少9.4%;受目前全球玉米供需形势仍然宽松,价格有下行趋势,且养殖业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预计2018年玉米进口将稳步增长;稻谷进口增长5.6%,出口增长24.7%,且由于国内外价格差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影响,稻谷进口将保持略增势头;大豆进口减少0.8%,出口减少3.0%,受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及国际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8年大豆进口将略有减少。
“全球大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至今已连续四年发布。本年度继续围绕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全球大粮油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生产形势,对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农业主产区粮油作植与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客观地反映了2017年1月~2018年6月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粮油作物生产状况,可为国际社会和提供粮油信息服务,对增强全球粮油信息透明度、保障全球粮油贸易稳定与全球粮食安全、制定粮油贸易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今天上午在科技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报告由国家遥感中心牵头组织国内多个相关研究机构编写。
在该报告的“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专题中,遥感观测数据显示,2010—2017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且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反增,说明自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减缓全球大气CO2浓度增长、全球变暖目标并没有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仍需全球共同努力。
报告还显示,中国碳排放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因积极采用了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与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2017年单位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6%,已提前实现到2020年单位P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但中国仍是碳排放大国,经济增长伴随着碳排放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减排压力。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全球主要碳排放源高值区域分布于美国东西部、西欧、东亚及南亚北部地区,低值区域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中部、洲北部以及亚欧北部;主要碳汇高值区域分布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森林地区以及全球主要热带雨林地区。全球碳源汇是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的共同结果,需通过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的力度,从而控制碳源排放量,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减缓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增长。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面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我国已于2016年12月发射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这是日本GOSAT卫星和美国OCO-2卫星之后的第三颗全球“嗅碳”卫星。TanSat卫星可高精度地反演大气中CO2柱浓度,监测大气CO2浓度分布情况,是全球性碳浓度多星观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全球碳浓度遥感观测难以做到全天候、全视角和全方位对碳排放源和陆地碳源汇进行实时监测,因此构建全球碳浓度卫星监测网络仍需共同努力。
“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是全球生态遥感监测报告2018年新拓展的一个专题。报告充分发挥我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TanSat)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格局,生成了国际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分析了全球及重点地区碳源、碳汇的时空分布状况,探讨了全球碳源、碳汇变化的驱动机制,可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对落实减排成效和有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在该报告的“‘一带一’生态状况及态势”专题中,数据显示:
“丝绸之经济带”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状况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在2000—2017年间,大部分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基本稳定,无显著退化现象。防范因人口增长和农牧业发展造成该区域潜在生态风险加剧。
“海上丝绸之”典型海岸带土地覆被变化区域分异性显著,人工岸线、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天然林地逐渐减少,生态脆弱性加剧。控制海岸带农业发展规模,加强红树林等自然区的建设和修复工作,其生态的稳定。
经济走廊沿线个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整体表现优良,超过八成的国家公园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稳中向好,景观结构完整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正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利用本报告的监测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国家公园优先建设区域的选址研究,为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重大工程建设大幅提高了沿线交通通行能力,完善了“一带一”整体互联互通格局,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增长;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科学施工,保障了野生动物的迁徙,以及生态景观的联通性与河流水系的完整性;未建工程项目进一步优化选线,注意生态,尽可能避开沿线的自然地。
报告由国家遥感中心牵头组织国内多个相关研究机构编写。“‘一带一’生态状况及态势”是对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5年与2017年度报告中该专题的延续与深化,秉承“一带一”提出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及时跟进该的最新进展,以发展绿色“一带一”为研究背景,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沿线典型农牧交错带、海岸带与国家公园的生态现状与态势,评价了部分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生成国际首套2017年30m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了区域生态变化态势和动因,探讨了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式,可为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决策支撑。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