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助力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近期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分散多发,经济面临新的困难。
下行压力之下,宏观政策如何应对?专家,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稳投资等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有力支撑。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宏观政策进行了重要部署,特别强调“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在各种不利因素交错的复杂局面中,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助推力正来自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有效实施。
财政政策充分体现了提升效能和更加精准、可持续。预计2022年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万亿元、安排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等。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进度加速,有力支持经济稳增长。从财政支出看,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6.3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为预算的23.8%,进度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各地发行专项债券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比去年增加了1.23万亿元。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提升。从一季度各项数据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发力适当靠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_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二季度宏观政策总体取向如何把握?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政策力度上,财政和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但当前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亟需政策加码,对冲需求下滑。政策出台和落地要尽量靠前,助力实现全年5.5%左右的增速目标。”罗志恒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分析,一方面,要充分落实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和经济社会运行;另一方面,各方要继续推进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积极作为,利用财政、货币组合式政策应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我国依然有相当的政策储备和调控手段应对压力。”何代欣表示。
“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
润星科技是一家专注大型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与制造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于机床制造行业付款周期较长,几家供应商不得已准备减少对其供货,这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畅通运行。3月28日,润星科技在上海的一家供应商,通过线上渠道使用“建行e贷”供应链融资服务,当天贷款就到账,不仅解决了供应商的资金难题,同时帮助润星科技保持了原材料供货稳定。
同样受益于政策“雪中送炭”的还有福建省东山县向阳盐场,他们在4月1日收到了一笔3.8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第一天,退税款就到了我们账户。新出台的税费支持政策,给我们这些面临困难的小微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向阳盐场负责人李秋明说,退税直达企业让企业转型发展底气更足了。
这两家企业的经历,正是财政、货币政策大力助企纾困的缩影。进入4月份以来,一系列纾困政策“开足马力”: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仅半个月,就有超过4200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转移支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农业生产和能源保供增供,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金融纾困相关措施有助于缓解接触性服务业、小微企业、受困人群等微观主体的现金流压力,‘放水养鱼’,更好实现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的政策目标。”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说。
规模达1.5万亿元的留抵退税,将在二季度继续深入实施,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快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尽快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红利,在帮扶市场主体渡上产生更大政策效应。
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专项债券在稳增长、稳投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在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方面,政策发力靠前的特点明显。一季度已发行的专项债券中,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社会事业22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亿元、农林水利1004亿元、生态环保468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对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专项债券发行“时间表”: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杨利伟出舱时满脸鲜血今年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工作指导,要求各地统筹做好专项债券发行、拨付和使用工作,特别是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好地方债券的推动作用。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专家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协同配合、发挥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共同支持稳增长,继续加大实施力度。”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财政政策要减税、退税与降费并举,增大民生、科技、基建等支出;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力,二季度可能会通过扩大逆回购力度、超额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偏松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运用储备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陈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