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海上丝绸之”的重要节点、大亚湾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的重要配套—— 惠州港去年成绩喜人:
2017年,惠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5212万吨,增长8.6%。其中,东马港区3812万吨,增长5.4%;荃湾港区1400万吨,增长18.3%。全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20.7万标准箱,增长27.3%。
1990年5月25日中午,大亚湾畔响起一声“巨响”,把荃湾半岛与芝麻洲之间一条长500米、宽约两三百米的海峡填平。这声“巨响”,被称为“上世纪90年代第一爆”,是当时我国建港史上规模最大的定向大爆破,惠州港建设拉开序幕。
惠州港具有回淤少、水域宽、风浪小、航道短、深水线长等显著优势,适合建大型深水码头,是我国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1992年10月28日,历经两年多的建设,惠州港一期工程3万吨级和1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及3万吨级油气码头泊位建成投产,澳头渔港正式更名为惠州港。次年,国务院批准惠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国籍船舶。
2002年,投资总额40多亿美元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动工建设,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也是落户大亚湾石化区首个化工企业,带动了惠州港的新一轮发展。
2017年11月18日,随着第一艘运煤船靠泊荃湾煤炭码头,标志着粤东最大的煤炭集散项目——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正式启用。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是深惠两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深入落实《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联合推进港口、物流、能源深入融合发展的主动探索。
据了解,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由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规划建设3个7万吨级泊位及配套设施,分两期建设,设计年接卸煤炭能力2300万吨,旨在打造粤东地区最大、华南地区重要煤炭码头。
目前已经投产启用的一期项目,投资约30亿元,建设两个7万吨级煤炭卸船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水工结构均按靠泊15万吨级散货船设计,设计年接卸能力为1500万吨。码头建有直通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的供煤管道,运煤船靠岸后能通过卸船机、机直接向中海油输送煤炭。
除了管道送煤,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还将实现海铁联运。由于煤炭码头位于纯洲岛上,与陆地交通,目前,全长约2.7公里的铁进港线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8月底建成通车后,实现码头与惠大铁“无缝衔接”,可输送煤炭到河源、江西。
2017年11月2日晚11时,华瀛石化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30万吨码头工程最后一跨钢引桥成功吊装,并100%检验合格。至此,9座“巨无霸”——— 钢箱梁拱桁式钢引桥全部安装完毕,标志着30万吨级码头顺利通桥,为后续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年底,该项目竣工调试。
据了解,投资额30.33亿元、占地46.4万平方米的华瀛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项目,将建成1000万吨/年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及吞吐能力为2000万吨/年的配套码头,建设内容包括115万立方米储罐、1个30万吨级油接卸船码头和3个2万吨级燃料油出运码头,配套建设35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约150亿元,年上缴税收3600万元,是目前亚洲在建的调和能力最大的石化区仓储物流和燃料油调和中转。
项目投产后将主营燃料油的生产(调和加工)、储存、中转、油码头装卸和油品贸易业务。为了给往来船只提供便捷的深水港和安全的储油点,项目选址在距离大亚湾海岸线海里的芒洲岛上。
除了近几年投资建设的大项目,惠州港原有的散杂货码头也有突破。2017年惠州港业吞吐量突破1030万吨,晋级成为千万吨级码头公司行列,油品化工作为占据惠州港业吞吐量近五成的业务,2017年实际完成吞吐量达481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10%。
惠州港业股份有限公司、惠州荃湾港口开发公司总经理徐志全认为,年吞吐量千万吨虽然绝对数值相对于珠三角的兄弟港口如深圳、广州港而言并不大,但难能可贵的是惠州港业逐步找准了发展方向与战略定位,实现了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错位发展,扬长避短,选择以油品化工、建筑材料为主要货种,并逐渐形成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区域性大散杂货物流集散中心。
“目前,新建5万吨级(水工结构为7万吨级)的石化码头业已完成投资额56%,定于今年下半年投产使用。届时港业公司年吞吐能力将增加500万吨,大大提高惠州港的服务质量水平。”据介绍,正在建设中的石化码头将重点承担中海油二期柴汽油及航空煤油的外贸出口任务。惠州港业正致力于打造成为粤东地区建材、油品化工港口物流集散地和商贸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