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仓储配送> 文章内容

连云港市粮食局

※发布时间:2018-3-16 23:02:5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江苏省“十三五”粮食发展规划中将连云港定位为容纳粮食产业集聚、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粮食产业大枢纽的要求,积极响应“一带一”和沿海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粮食仓储物流建设,为全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生产流通情况。连云港市粮食常年播种面积740万亩,2014年――2016年,粮食平均总产量约354万吨左右(其中小麦141.5万吨、稻谷184.5万吨、玉米26万吨、大豆2万吨左右)。平均商品量约245.3万吨左右(其中小麦102.5万吨、稻谷128万吨、玉米14万吨、大豆0.8万吨左右),粮油平均流进量约85.2万吨左右(其中小麦15.3万吨、稻谷2.2万吨、玉米58.4万吨、大豆9.3万吨),粮油平均流出量约287万吨左右(其中小麦70万吨、稻谷81万吨、玉米20万吨、大豆116万吨)。

  粮食仓储企业仓容情况。2016年底全市在统粮食仓储企业131户,其中:国有企业数96户,占全市的73.28%,非国有企业35户(民营32户,外资3户),占26.72%。全市完好仓容225.07万吨,平房仓仓容191.94万吨,立筒仓仓容32.63万吨,其他仓型0.5万吨;油罐总数98个,油罐总罐容17.43万吨。简易仓容1.14万吨,储粮罩棚1.58万吨,仓间罩棚3.25万平方米,铁罩棚0.62万平方米。2017年又新建设标准仓房29.5万吨。

  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情况。全市有3户粮食仓储企业拥有铁专用线米;粮食专用码头泊位数10个,总吨位达7.29万吨。共有125万吨仓容装备了环流熏蒸系统,192万吨仓容装备了粮情测控系统,225万吨仓容实现了机械通风。

  一是以港口为龙头的粮食物流内容不断丰富。连云港是国家“一带一”战略中新亚欧桥经济走廊首要节点城市,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上合组织出海,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哈萨克斯坦出口小麦过境中国唯一离境口岸。国家将我市作为全国沿海粮食物流节点之一。2016年,连云港港对现有的粮食专用码头进行扩建,新建1个专业化散粮作业泊位、10.5万吨散粮筒仓一座、年装车能力为200万吨铁散装线万吨筒仓及附属设施已经在今年7月份进行试运行。今年2月5日,哈萨克斯坦装有720吨小麦的火车通过中哈(连云港)物流转运东南亚,这也标志着我市面向中亚的国际粮食物流大通道正式打通。着力规划建设港口国际性粮食物流园区,我市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粮食物流规划面积890亩,预计投资3.6亿元,依托物流园的中哈(连云港)大商品交易中心,对哈萨克斯坦过境粮食进行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和粮食分拨转运深加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粮食仓储区、加工区、配送区、中转区和办公生活区等,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分别与中粮集团、益海粮油、省粮食集团等大型粮食企业对接,进行合作意向交流、项目洽谈等工作。

  二是全市粮食仓储能力有了较大提升。2015年以来,全市粮食企业充分利用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粮食仓储建设政策的大好时机,采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大力投入企业自有资金、广泛合作吸收民间资本等方式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步伐,全市共投入资金4.2亿元,新建现代标准仓房49万吨,使全市粮食仓储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积极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和“四散化”运用、机械化作业能力的提升,近三年来共建设并投入粮食烘干机35台(套),烘干能力9220吨/日,既提升了粮食行业为农服务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粮食储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已建成市级综合监管平台一个,县级子平台6个,所有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均实现了粮食收储信息化,市级平台和库点实现了互联互通。

  三是粮食物流产业有所进展。在积极推进港口粮食物流园区建设的同时,我们围绕建设沿河节点和内陆节点,努力做好其他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灌云县在县开发区盐河边上300亩,进行粮食物流园区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设计总仓容10万吨,园区内拟建仓储、烘干、粮食加工、专用码头等设施,目前一期7.2万吨仓储项目正在建设,秋粮收购将投入部分仓容。灌南县正在寻求合作伙伴,拟在三口镇建设涉及优质粮食品种培育和生产、粮食仓储物流、粮食精深加工为内容的粮食建设。积极引导扶持以健康粮油、恒益粮油、群鑫工贸等为代表的粮食企业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健康粮油一期5.5万吨钢板仓项目得到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已经投入使用。今年申报通过了二期4.5万吨钢板仓的中央财政资金扶持,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一是粮食仓储设施的科技含量不高。近两年,全市新建仓房大都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手段,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运用上不足。二是国有粮食库点综合功能还比较弱。大部分库点设施、设备配套还不够完善,只有单一的粮食收购功能,在全面为农服务上力度不够。三是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不快。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我市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发展较慢,引领带动的能力较弱。

  今后几年,我们将按照连云港市粮食行业“十三五”规划,围绕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落实国粮局和省局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全市粮食仓储物流工作,着重整合资源,在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和功能提升上做文章。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我市作为“一带一”交汇点建设的战略,对接国家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推动粮油产业向沿海、沿东陇海线集聚,项目向园区集聚,对一般性粮食仓储项目不做考虑,着力扶持粮食产业物流园区建设。继续推进港口国际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形成连云港外向型粮食物流转运。在市区建设连云港市粮食物流园区,园区将承载粮食储备、运输集散、加工、批发贸易、电子商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规划主要包括建设仓容10万吨,千吨级码头泊位1个,粮食工厂和精深加工项目、综合交易市场等。整合新海粮库现有设施和功能,建设以储备、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园区,完善储备仓容14万吨、推进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合作。

  二是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着眼于“种产购储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培育大米加工、面粉加工、油脂加工、饲料加工和综合加工等粮油加工“五大板块”,推进东海大米地理商标和区域品牌打造,完善品种、品质、品味的优化,做好相关联产品开发。每个县建设产后服务中心3-4个,县级质检体系实现全覆盖。

  三是大力推广运用现代科技和智能化建设,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多级联动、覆盖全市的“1+6+10+X”的粮食流通管理信息化体系,即建设完善1个市级粮食动态综合管理平台,6个县级平台,10个智慧粮库,所有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可视信息化全覆盖。推广应用低温储粮、水源热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新工艺,提高储粮科技含量。在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中,建设符合安全、绿色和节能减排要求的粮库新仓型,配置先进适用的粮食收储专用设备,提高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产业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