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出售个人信息_个人信息泄漏有哪些危害_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发布时间:2017-8-8 22:06: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个人信息泄漏问题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关注,但因为交易隐蔽取证困难,想惩治倒卖者往往不那么容易。这次的案件,缘于快递公司发现了一名过于“勤奋”的职员。

  上周,某快递公司总部在检查工作中发现,员工季某某有一天的系统查询量高达800多条。季某某是负责处理包裹投诉的办公室人员,按正常工作量,最忙碌时一天也只能查询处理200条左右的信息,如此“勤快”的查询实在不合常理,估计存在猫腻。公司随即找季某某询问,季某某称纯粹是出于工作需要,是给同事柏某某帮忙。但在柏某某的电脑中,公司发现了一份季某某发给他的异常表格。与普通工作表格相比,这份表格上额外查询罗列出了几百个包裹收件人的电话。柏某某知道瞒不住了,承认自己把用户信息卖给了李某。硕放接到快递公司报警后,很快将李某和柏某某等人抓获。(5月26日中金网)

  据了解,柏某某在去年底通过同事认识了做紫砂壶生意的李某,业余跟着他一起做网店。柏某某发现,公司每天接收的快递包裹中,有一批从丁山和丁蜀地区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外包装上标注为易碎品,包裹里十有是紫砂壶,那么这些收件人就是潜在的消费者。为拓展客户,柏某某偷偷整理出一些收件人的电话,加对方联系方式兜生意,但很快被人发现了身份,并遭到投诉。柏某某只好作罢,由于订单太少,后来就不做网店了。

  一次聊天中,柏某某向李某吐槽自己的失败经历,李某提出自己不容易被发现,他愿购买信息试一试。第一次,柏某某发给李某1000条信息,收到了1000元酬劳。经过尝试,双方觉得此举“双赢”,便商量以1.5万元“包月”,每月交易1.5万条信息。当时在公司负责处理破损邮件投诉的柏某某,每天能获得公司的全市快递信息,他从中筛选信息,并查询出收件人电话。后来一个人忙不过来,柏某某又暗中联系刘某、季某某等4名办公室同事帮忙,每整理出一天的信息支付200元。敲敲键盘复制粘贴,“外快”轻松到手,几个人干得不亦乐乎。

  个人信息泄露一般是指不愿意让知道的个人信息被知晓。个人信息一旦泄漏,轻则导致被、个人隐私被,严重的会导个人经济利益损失,甚至到人身安全和。

  1.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个人备受。个人信息泄露后,可能会不时接到广告短信和电话。比如经常收到某些商场打折广告,购房者经常收到房屋中介、装修公司的推销短信,购车者经常会接到推销保险的电线.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经济损失。当前,网上炒股、电子银行和网络购物已经越来越流行,个人电子账户增多。而网易具有多种安全风险,如果不注意容易导致个人电子账户等信息泄露,可能会引起经济损失。

  3.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自身安全受到。涉及到个人家庭、住址与收入等信息的泄露,有可能导致损害个人安全的犯罪事件。有些小偷获得了他人的信息后,先拨打电话,确定家中是否有人,然后再进行盗窃。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沦为一些、、、、抢劫甚至故意、故意等严重犯罪作案的工具。

  4.个人信息的泄露甚或到。许多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对于军人或者国家重要部门公务人员来说,一旦个人信息被的情报机构获得,有可能从这些看似保密程度不高的信息中提取出重要的情报。据有关军情报专家说“一张士兵的工作照片,有可能从中看出一些绝密设备或军事设施的内部情况”。

  1.主动泄露。主动泄露是指个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主动将个人信息提供给商家、公司或他人。比如消费者在就医、求职、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各种会员卡或银行卡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参加“调卷”或抽活动,填写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登录网站注册会员填写的个人信息等等。个人主动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商家,而商对个人信息没有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在使用过程当中把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2.被动窃取。被动窃取是指个人信息被的人采取各种手段收集盗卖。比如通过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通过建立挂马网站、发送垃圾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查询等方式,以各种“诱饵”,诱使人透露个人信息,通过病毒、木马和黑客个人电脑或者网络服务器盗取个人电子账号、密码等等。

  1.健全个人信息的法规与制度。首先,国家应为个人信息安全创建良好的法律。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的决定》,文件明确了个人信息受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个人信息。

  2.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素养。个人在其信息上是第一责任人,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素养,养成良好的个人信息管理习惯,控制好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首先,对互联网利用较多的人,需要加强对个人电脑的安全防护,安装并升级杀毒软件与防火墙。为重要的个人信息加密,计算机设置Windows和屏幕密码,在互联网浏览网页和注册账户时,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3.采用技术手段。对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企业而言,堵住人为漏洞需要完善制度,而堵住技术本身的漏洞,最好使用技术。要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安全设备诸如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认证系统等的性能,强化应用数据的存取和审计功能,确保系统中的用户个人信息得到更加稳妥的安全技术防护。

  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不构成任何投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