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魏加宁:2014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式与政策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8-9 20:51:2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年鉴》主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于3月27日在举行,本届年会以“创新、融合、普惠金融”为主题,搜狐基金频道进行了现场报道。以下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巡视员兼副部长魏加宁,以《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式与政策解读》的精彩实录:

  很高兴能够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想谈一下的形势和经济走势之间的关系,顺便谈一点我对当前形势,以及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每次之前我都会做几点声明,第一点声明现场所讲的观点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第二点是本人只是一个学者,而且不代表市场,所讲的内容与股市内容,讲的与无关,完全是从学术的角度探讨。

  谈到中国经济走势,我们首先要看一下外部的经济形势,我和在座的专家可能不太一样,我们知道现在基金都有很雄厚的实力,有一批团队有大量的数据。我今天更多的看一些中长期,看一些实质性观察。

  首先关于世界经济的走势,首先我们看一下欧债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欧债危机并没有结束,为什么这么说呢?欧债危机主要原因是欧元区的半股权的架构,这种架构本身导致了两难的局面。当有一些国家发生危机的时候,你不去救欧元区有可能解体。前年我去英国访问的时候,英国已经做好了欧元区解体的各种预案,包括渐进式和突发式的解体,各种形式都想到了。不救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是救的话会出现风险,希腊人出了危机以后让人救,人很勤劳辛辛苦苦干半天救了希腊人,他心里不平衡。所以我相信欧债危机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现在的情况是统一了货币,但是没有统一财政,银行在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但是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欧债市场不断的发生波动,最近暂时平静一点,大家说好像情况好一些。但是过一段时间可能又会有国家出来要求借钱,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关于美国的市场,最近大家都看到美国市场似乎平稳一点,美国经济在恢复,QE在退出。但是我认为美国的债务问题也是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美国债务问题表面上是财政问题,但是实际上问题出在金融上,出在货币上。也就是出在国际货币体系上,由于美元的超股权的特殊性,使得美债市场的约束大大削弱,美国的债务本来靠市场约束,但是美元的特殊地位弱化了这种特殊机制。包括现在报道的,好像美国的债务是由于两党之争造成的。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美国不是两党制,而是制,美国的债务是更少了还是更多了。而且有人说美国两党达成一致,以后不再为债务问题争吵了,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美国的债务发出去以后将来谁承担风险?所以我想,美国的问题也是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如果不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的话。

  日本的债务问题其实比希腊更严重,为什么?因为希腊债务占P的比重不过是160%,日本已经到了240%,为什么大家不太关心日本问题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腊的债务75%是外国人持有的,所以外国人关心。但是日本的债务大部分是日本人自己持有,92%是日本人自己持有,所以外部不关心。但是我们反过来讲,当它的债务问题解决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债务问题解决通过是用减记的方法,如果是希腊的话,受损的主要是外部,日本的债务将来也应该用这种办法来减记,所以我相信日本的债务问题解决问题难度更大。也有人说日本经济安倍上来以后,也有所恢复,日本安倍经济学似乎也挺管用。我想说安倍经济学其实它一出来我们就觉得它的问题很大,他一边先压缩银行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另一边提高消费税。我和日本专家座谈的时候,他们都说不出所以然了,我说这个政策是矛盾的,后来我发现它这里面有一些奥秘。

  首先他发货币要实现通货膨胀目标,那意味着物价要上涨,这边要提高消费税,但是不是马上提高,而是一年以后提高消费税,一年以后提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边要通货膨胀,这边要提高消费税,物价可能要上涨,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很多消费者就会出现提前消费的行为,把一些大件商品提前购买,这样消费涨起来数字比较好看,生产力数字也上来了,统计数字很好,大家觉得安倍经济学管用,就投他的票,他拿到选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仔细看所谓安倍经济学实际上打的是时间差,等于忽悠一下老百姓,短期时间数字好看了,等我坐稳了,经济下去就下去了。所以安倍经济学实际上不可持续,后来开始往下走。我相信安倍经济学也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它会带来很大的负作用。国内有一个误区,把日本的和日元升值划上等号。但是实际上后来根据我们的研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本85年广岛协议的日本其实不光要求日元升值,同样也要求其他的发达国家都要对美元升值,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西德没有出现泡沫,日本出现这么大的泡沫,泡沫过去以后十几年、二十几年缓不过来。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它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差别,再具体说就是货币政策,更具体说就是利率。很有意思,在87年就把利率提升起来了,所以没有出现。日本压缩到历史最低水平,所以说出现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为什么把利率提升上去,日本人没有提升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央银行的性。当时美国人说不仅要扩大内需,怎么扩大内需呢?你要投放货币,你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你要实行低利率,人说对不起我的中央银行是的,我的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的,投票表决。所以我没有办法干预,而且这套体制是美国人教给我的,所以人用这种办法把它顶回去了,日本中央银行在当时没有任何性,所以美国一压日本的首相,所以他就压中央银行,把利率压到历史最低水平,导致了。泡沫破裂以后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而且发生了金融危机,日本进行了大爆炸的,然后把中央银行出去了,这个性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但是这次安倍上台第一件事,日本的中央银行领导怎么应对呢?他的上一任行长如果迎合安倍的做法,安倍在上提名他,他可以继续做行长。但是他提前退休,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承担历史责任,而且日本中央银行把货币政策委员会做出的几项决定,每项决定有几票赞成,有几票反对。所以你参加决策可以对决策负责,一会儿我讲中国的时候也会讲到这个案例。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在历史上是倒退,把中央银行性又压回去了,所以我对日本经济未来并不看好,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中央银行怎么解决债务危机,这里面有很多公开的文章看不到的东西,这方面我认为有很大的问题。

  刚才讲的这几个大的经济体都有问题,未来的世界经济是什么样的,这几年我一直在讲世界经济未来可能有三种情景或者是三种选择。一种选择就是重蹈大萧条到二战的覆辙,前两年中台办委托我们做这个课题,书已经出版了,我们里面专门提到了这种可能性,还有一种可能,这两年会不会走冷战的状态,然后滞涨,这种可能性有没有。我们注意到乌克兰事件出来以后,很有意思的是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总统都出来,说不希望回到冷战时期。但是这充分说明现在担心乌克兰的事情有可能回到新的冷战的局面,这是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能不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形成一种的共识,开展一场的竞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什么情景呢?除了领导中国的以外,当时还有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的,还有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的,当时界主要国家都在进行。而且在这种的共识下形成了的竞争,实际上竞争不仅仅在,而且在东方阵营之内也有竞争。

  正是由于这场的竞争,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当时我们实行初期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今天中国的经济走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时就是为了吃饱饭,当时提出翻两番,经济学家都不认可。所以我想说,如果我们不能够出现第三种情景,不能够形成新的共识,展开新的竞争的话,我个人认为世界经济前景就不容乐观。

  如何的经济走势,一个是出口导向,再一个是主导,出口导向的特点,刚才我讲了遇到了世界经济未来不确定性,甚至有些人认为即使美国经济复苏的话,中国的出口也不会有多大的潜力。因为美国的储蓄率在提高,不管怎么说,我们出口导向不能抱很大希望,可以说这是一个初步的结论。

  未来一个时期,我认为中国的经济主要看国内,中国国内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主导。首先是八项,有反的一系列措施,显然是了的消费,尽管有专家在上发表文章说,八项不会影响消费,我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现在很多餐馆要么关门了要么转型,即使没有关门和转型的,你看看餐馆的服务员的服务水平明显下降,他们把高工资的职员都给辞了,然后招一些连饭店有哪些菜都不知道的服务员,服务质量明显的下降,所以八项显然对消费是有影响的。

  去年我们审计地方债,大家想一想你审计地方有多少债的时候,至少暂时会地方投资。八项的消费,有人说消费占到了30%左右,审计地方债又会地方的投资,有人说地方投资占到20%左右,这对经济肯定是负面影响。这里我想说的是,首先八项我是双手赞成的,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好。因为过去我们到地方去,最头疼的就是跟地方打交道,八项来了以后,现在我们可以减少很多负担,不去应酬了。地方债的事情,我们主张一定要把地方债务查清,去年开始审计地方债务,一定要审,为什么?如果不审,过两年你就说不清楚这个地方债是上届欠的还是这届欠的。审计地方债,也是我们双手赞成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这两件事情,不能因为上的政策性就否认它对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反过来不能因为它对经济上有影响,就说它有问题。我想中国经济唯一的出就是赶紧加快,把民间消费搞上来,把民间投资搞上来,用民间消费来替代消费,用民间投资来替代投资,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走出来,才能找到出。

  如何把民间消费搞上来,经过我们调研,以及跟大家接触的时候。当前大家投资和消费就看的预期,看怎么做。所以我想说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主要取决于对的预期,对于的预期无非是三种情景。

  第一种情景,如果寸步难行,处于焦灼的状态,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滞胀的局面,为什么呢?因为民营企业现在的心态是敢消费不敢投资,为什么?因为看不准,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现在是十字口,我不知道往哪里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敢投资。但是他有能力消费也有时间消费,把过去用来上项目的时间都用去高消费了,包括现在打高尔夫球、旅游,甚至上MBA和EMBA班,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他们也是休息一下,有的企业家讲辛苦了大半辈子干脆享受人生吧。国有企业一方面也不敢投资,因为他不知道未来哪些领域能投,但是有一件事知道,国家将来要提高比例拿走的更多的税,那怎么办?那就是赶紧分利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滞胀的局面。

  第二种情景,如果的预期彻底崩溃,我相信中国股市崩盘,房地产泡沫破裂,资金大量外逃,移民快速增加,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说白了,要防范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防止各种风险。

  第三种情景,如果能够快速推进,能够再次出现的新,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高涨的局面。

  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周期,第一次是七十年代末发达国家陷入滞胀,中国国内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围绕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出现了第一轮高涨局面,联产承包、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等等,中国经济快速升温,甚至在八十年代出现了过热。

  第二次是九十年代初,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国内的经济到了低谷,历史最低点,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盘根错节,提出一下子出现了新的。

  第三次是九十年代末,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甚至提出要保8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入WTO是利大于弊,我们果断的加入世贸组织,推进了住房制度。应当说过去十年,这届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家看靠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当年的入世,我们出口能那么快速的增长吗?如果没有当年住房,如果没有当年的国企,我们有后来这十年的国进民退吗?这十年吃的也是的红利,只不过吃得是那届的红利,所以我想说过去三十五年的基本经验,就是我们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在危机中解放思想,在危机中加快,通过战胜危机,通过更上一层楼。

  我想说当前我们正面临第四个周期,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内部中国经济在放缓。这次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三个解放,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思想解放,我们的就会出现新的高涨局面。出现新的高涨局面,中国经济就一定会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污染更少,收入差距更小。

  坦率地讲,我跟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提出一个看法,我认为未来十年很可能是在中国挣大钱的最后一次机会,为什么这么讲呢?大家看看过去这几十年,什么人挣大钱,就是哪个领域刚刚放开的时候,谁进去了谁挣了大钱。我们看现在,哪些领域放开了,哪些领域是生产过剩,哪些领域没有放开,包括现在医患矛盾这么紧张,背后说白了就是供求失衡。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长,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需求在迅速增长,出这么多钱或者不愿意掏这么多钱,又不允许民间资本进来办医院,结果导致供求失衡,导致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像这样一些领域,今后十年如果这样一些领域慢慢都放开的话,我想再过十年,在中国再像过去那样牟取暴利挣大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像发达国家一样挣点平均利润。所以我想这是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些规律来,中国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和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我想谈一下我对增长速度的一点看法,因为最近关于增长速度的争论很激烈。一方面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是十分正确的,理由有这么几个。

  一是的说法现在是三期叠加,所谓增长速度进入幻想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区,潜在增长率下降,你不能靠货币的刺激,最后导致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再有一个理由,我们总结了一些方的研究,总结了一些案例,我们注意到苏联戈尔巴乔夫搞失败的重要原因,他提出来搞的同时,中央当时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叫做加速增长战略,结果一把各级的主要注意力都吸引到增长速度上,结果使失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是十分正确的。

  二是也要看到增长速度下降,有可能不是下台阶,不是像经济学家期待的那样,平稳的从10到9,从9到8,从8到7,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是跳崖式的,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再有一点,我个人认为当前增长速度要保底线,主要的理由不是就业的问题,而是前面讲的各种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问题,一旦速度掉下来的话,长期以来在高速增长起来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都会曝露出来,这是第二个方面需要看到的。

  三是确实可以带来红利和增长,从周期看前面我讲了过去三十年,每一次思想解放带来的的,都带来了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从趋势来看,是可以提高潜在增长力的,汇丰银行专门有一篇文章讲这个事情,我们总讲潜在增长率下降了,为什么下降,大家都是从技术层面讲,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十年,我们的停滞,我们的甚至倒退,由于倒退,由于国进民退导致了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如果加快,潜在增长率是有可能提升的。可以促进结构调整,其中价格杠杆的作用可以发挥出来,如果中国带好头形成新的共识,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局面,所以我想关于增长谈这么几个看法。

  如何看待当前的风险,最近有很多专家讲要重视风险,但是一定要把风险区分为三类不同的风险。第一类风险就是不的风险,如果不中国的经济不是下台阶,可能是跳悬崖,有些风险实际上是由于不造成的。

  第二个风险就是必须冒风险,如果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有可能出现存款一定规模的搬家。但是我想说如果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不起来,我们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就建立不起来,我们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只能更大。比如说地方发债,如果让地方发债初期,有可能会出现混乱,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失控。有刚才像上市公司出现的造假,如果你不让地方发债,不让地方公开到资本市场上发债,你的风险会更大,为什么?因为地方搞城市化建设和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你不给它正规的融资渠道,他只好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最开始成立平台到国开行贷款,09年把国开行商业化以后,他到商业银行贷款,这些年通过信托、理财各种所谓金融创新。其实通过这些创新的结果使得信用链条拉的越来越长,债务隐性化,导致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这两项必须冒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做的话会有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第三类风险就是我们的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带来风险,这两年我在做方的研究,对方法方面的研究很担心。如果依靠部门去推进,有可能被部门利益所左右,使得误入,都打上旗号。如果中央放权,地方有可能把截留。预期的三种情况,一个是步履,一个是预期崩溃,一个是形势大好,我有时候在跟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我随机做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让我吃惊的是,前不久在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认为预期彻底崩溃的人寥寥无几,大概只有5%,认为形势大好,全面推进的人也不到5%,有80%到90%的人举手认为处于焦灼状态,步履维艰,后来我跟他们聊,现在的企业家说说的这么热闹,我没有感觉,感受不到。我们到地方调研的时候,地方下放的都是本来就没有什么价值的,真正有黄金含量的都没有下来,这是地方官员的反应,企业家根本感觉不到的措施对他有什么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问题。

  再一个是全面突击,抓不抓重点,这个也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我们应该把作为副总理抓的,就是那么几项,财税、金融,这些里最核心的是一个是分税制,一个是中央银行制度。所以我想说如果全面出击可能抓不到重点。

  如何处理好加强党对工作的领导和实现党政分开的目标,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在中国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党对的领导。我们该冒的险一定要冒,该规避的风险一定要规避,这样的话才能顺利往前推进,这是我对的一点看法。

  宏观改的是什么东西,我提出来调控目标区间化,宏观调控最小化的想法。其实这是在去年做383课题研究的时候,当时我提出来,过去宏观调控要盯着一个点,所以调控就不断的干预,结果造成了宏观调控不断的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能够让市场决定的尽量让市场决定,经济刚刚出现一点波动了,市场还没来得及做反应,又出手了。所以当时我提出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把我们的目标从一个点变成一个区间,其实这个区间很简单,横坐标是经济增长率,有一个低线和高线,增长率越高越好。纵坐标是通货膨胀,有一个上限和下限,学者认为低于1%的通货膨胀就是通货紧缩,所以纵坐标也有一个区间,这样当我们预测未来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只要在区间里面,就不要出手干预,只有当我们预测点有可能脱离区间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干预,第一个就是要目标。

  第二个是关于统计制度,要消除统计部门自己内在的造假。因为统计部门又管统计,又管分析,这样的话数字很容易为观点服务,搞预测的话很容易到年底论证自己的预测,有没有做我不知道,但是在制度设计上显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排除地方的干扰,要排除上级,就是来自高层压力,统计部门一定要拿出数字来证明,尤其是过热或者是过冷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提出社会商品经济论,在初期,当高层提出发展目标的时候,中国经济学界是不认可的,当时写了一篇文章中央领导看了以后非常高兴,本来表扬他说文章写得很好,在他生命最后一次见到最高领导的时候,希望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我想这番话肯定根据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这么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提出这些,说明这个常重要的,所以要加强统计制度的性。

  还有就是央行的制度,现在大家都说超发,你都不知道是谁定的,这样你怎么去问责,这么大一个货币政策,市场瞬息万变,这个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这么一个政策牵扯到国内外投资和老百姓,我们不知道谁在决策。我刚才讲了日本的案例,你可以决策,但是你要透明,否则的话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强了,从咨询机构变成决策机构。财政政策,国际组织也在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有问题的话我们问谁的责。

  最后我想说一点,关于产业,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产业还有一些领域是有潜力的,邱晓华先生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来,七彩行业是有发展潜力的。我在南京的一次会议上跟罗杰斯对话,中午吃饭的时候他问我,三中全会以后你觉得哪些行业有发展潜力,后来我提了几个,比如说养老产业,比如说医疗卫生领域,这些是一直没有放开的领域。再一个是铁,说完了以后没过多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结果是外国的采访罗杰斯,问他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看法,他说我已经在哪些领域投资了,我跟他聊天谈的几个领域都已经开始投了,中国有很多领域都具有潜在的投资价值。还要特别注意互联网,互联网不仅对金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医疗卫生和教育都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潜力。2012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谢谢大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