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宏观经济的微观验证:大商品的重启与复苏

※发布时间:2021-1-2 18:24:4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周内PC新料市场行情跌势减缓,但再生料却弱势难提,场内价格继续回落,且实际成交气氛清淡,a型血人的性格特点报盘有价无市。元旦将近,节前或将短暂维持目前状态。

  受冠疫情影响,国内商品市场整体表现欠佳,卓创资讯大商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整体表现为下跌走势。同比看,截止到12月底,大商品生产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下跌;从环比看,2020年大商品价格有两轮上涨,当前处于第二轮上涨过程中。

  从趋势的角度看,2020年1-3月份的下跌延续自19年四季度,因为疫情的出现,价格加速见底。

  商品价格表现出来的特点与经济走势基本一致。2020年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已经经历两轮脉冲,第一阶段的脉冲式上涨自5月份开始持续至9月上旬,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复工复产带来的恐慌情绪修复;第二阶段的脉冲式上涨自10月中旬开始,驱动力来自美国选情逐渐明朗带来的恐慌情绪消退,海外市场的逐步恢复及结构性差异,广义财政刺激带来的需求增加,顺周期交易概念下的商品配置需求等多重利好。

  从分类指数看,2019年之后农产品与工业品走势出现较为明显分化,工业品整体下跌而农产品则表现为上涨趋势。比较2020年走势,农产品波动明显大于工业品,疫情期间叠加春节因素,居民消费受到极大影响,农产品价格快速下跌。伴随着复产复工,报复性消费心理代工农产品可选消费快速恢复,农产品价格快速反弹,并在7月初即超出疫情前水平,并创出年内新高。7月份之后,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常态,农产品价格震荡下跌,10月下旬之后宏观预期好转,农产品再次步入上行通道。

  工业品方面,3月份之后即步入上行通道,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带动市场信心恢复,主要经济体疫情发展的差异性拉动中国制造业开工水平,中国庞大的制造能力并不能弥补疫情对全球制造业产能带来的损失,高负荷带来原料的需求提升,拉动工业品价格走高,10月份之后制造业补库存预期更是带动工业品需求进一步提升。进入12月后工业品价格指数创出年内新高。

  据卓创资讯红桃三客户端中监测的536个商品参考价,其中本年度表现为上涨的产品有344个,占比64.18%;94个产品年末价格为本年度最高价,21个产品年末价格为本年度最低价。

  从TOP20排行榜看,本年度国内商品振幅较大,受新冠疫情因素影响,国内经济表现为深“V”型走势,多数商品价格在2-3月份出现下跌后,自3月底开始逐步见底回升。

  在涨幅榜TOP20清单中,能源化工类产品有16个,占有绝对优势。这其中聚酯及相关产品涨幅较为明显。从跌幅榜TOP20清单看,能源化工类产品有17个,剩余三个为农产品。跌幅榜中的17个化工产品中,精细化工类产品有5个,苯类产品5个,其下游为聚酯化纤。

  10月份之后表现较好的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类产品是第二轮脉冲上涨的主力,但其涨幅仍难以排到2020年涨幅榜前列。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商品已经在四季度成为主力,“煤飞色舞钢花溅”正是其典型特点。

  在宏观数据中,能够表现价格的是CPI和PPI,分别与商品中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具有较强联动关系。

  从两组数据的对比看,2019年受到猪肉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CPI一度攀升至5%以上的水平,但随着生猪存栏量的见底回升,猪肉及相关替代蛋白产品价格下降,这导致2020年CPI逐步走低,11月份CPI更是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其中翘尾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从卓创资讯大商品指数-农产品(同比)看,1月份之后同比走势即见顶回落,10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12月该数据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后,同比走势再度转正。从卓创资讯大商品指数走势与CPI走势比较看,两者呈现较强的一致性,从公布时间上考虑,可以认为卓创资讯大商品指数——农产品具有领先性,预计12月CPI同比仍保持负增长,但同比下降速度或有所。

  从PPI数据和工业品分项指数看,自3月份开始PPI再度见底回升。2019年9月份开始的一波上涨,因疫情因素被打破,延后两个季度后,重拾上行趋势。相比于农产品,工业品价格自5月份开始一上涨,直到12月份上涨仍在持续,12月份工业品指数同比2019年6月份之后首次转正。12月份PPI有望转正,并可能持续正增长。

  考虑疫情的发展及疫苗研发的进度,2021年中国经济将会迎来以服务业修复性上涨、全球贸易共振上升、中美补库存周期叠加等多重利好因素带来的第三轮脉冲式上涨。在这一轮上涨中,商品是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主力,考虑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情况,预计2021年农产品表现会好于工业品,工业品种中工业金属、近终端化工原料、贱金属表现相对较好,2020年走势相对偏差的近原油端产品或迎来修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