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产业经济学 导论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渊源综述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教材的篇章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渊源综述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四、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五、产业安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亚当·斯密:《国富论》 阿尔弗来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哈派:SCP分析框架,结构主义学派 学派 其它学派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威廉·配第 费歇尔 克拉克 库兹涅茨 霍夫曼 里昂惕夫 三、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杜能:农业区位论(1826) A·韦伯:工业区位论(1909)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 廖什:市场区位论(1940) 四、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特:《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日本产业政策的推动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系统面临崩溃的局面,如何医治战争创伤加快经济重建和振兴,迅速赶潮英美发达国家成为日本的头等大事。日本的奇迹是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赶超了英法发达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那么,其原因何在?可能原因有多方面,但是一个方面就是日本在战后20年左右时间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 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将传统的基础产业,把钢铁、煤炭、电力、化肥、运输等作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如颁发了《钢铁和煤炭合理化施政纲要》、《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等法规予以支持。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日本又颁发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等法规,对重化工业、电子工业等产业给与倾斜,这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60年代中后期,日本将高级机械、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支柱的产业加以扶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对象 三、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一、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 1、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侧重于个量分析,也即注重微观经济的分析,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即咱们所熟悉的所谓主义。但是,1929年的危机冲击了新古典经济理论。 2、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危机。 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出现问题,意味着凯恩斯理论的不健全。70年代国家出现的滞胀彻底导致了该理论的崩溃。 3、产业经济学思维的出现 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意味着光从微观考虑经济问题不现实、是片面,但是凯恩斯理论强调干预的宏观经济学又面临着挑战。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在微观和宏观两个端点上寻找出,把研究的思深入到两者的中间结合点即产业的维度。这样就推动了产业分析理论的出现。 二、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它以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在科学总结各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以指导各产业的发展。 注意产业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以及工业经济学的区别。 三、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集合。 产业的分类 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 征将企业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分成不同的集合。产业 研究和分析目的的不同,产业的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 产业划分的一般原则 一般来说,产业经济学里划分产业按照以下两个标准: 一是服从于企业市场关系分析需要的标准。 分析企业的市场关系主要是看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情况。 二是服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分析需要的标准。 在整个经济系统中,部分企业与企业存在竞争关系,但有很多企业之间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出于这种分析,我们更多选择“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工艺”的标准。 (一)关联方式分类法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 (四)国际标准分类法 (五)两大部类分类法 (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七)生产要素分类法 (八)其他的一些分类法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二、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五、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一)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产业是一些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彼此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组织和活动所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在对某一产业进行分析研究时,需要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掌握产业内部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同时,又要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把许多产业部门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经济总量的变动规律。 只有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认识产业发展变动的规律性,正确处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二)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研究是产业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所谓研究是对社会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实际经济运行的过程及其规律,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实际是什么”,它不涉及对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后果的评价,不回答社会经济现象好坏的问题。 所谓规范研究是分析社会经济应该怎样运行的方法。规范研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评价利弊得失,回答社会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与推理,找出更好地管理产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进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时,要将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起来,而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既要重视分析,又要进行规范分析,首先进行研究,然后再进行规范研究,真正发挥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是分析事物在某一时点或横截面上的状况和带有规律性的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现状,有助于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然而,产业总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研究产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又必须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更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许多情况下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更注重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动态研究是研究产业经济的主要方法。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对产业经济研究的内容进行一般的、规律性的总结,它不涉及具体的、量的计算。 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确定的量化内容,它通过建立一定的经济数学模型,确定产业经济中有关量的计量值,它涉及具体的数量计算。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能够减少定量分析的复杂性和难度;定量分析加深定性分析,使定性分析具体化、数量化、精确化、可操作化。 (五)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研究产业经济学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寻产业内客观存在的规律,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一般产业及产业之间联系的发展规律,指导产业的发展。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产业所处的经济阶段不同、条件不同,产业发展的表现形式不同,还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产业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产业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并与该国的资源、人口、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相联系,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相关的结论和经验,发展本国经济。 因此,研究产业经济学,需要将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结合起来。 第四节 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一篇 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篇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三篇 产业布局理论 第四篇 产业政策理论 第五篇 产业安全理论 第一篇 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章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第二章 市场结构 第三章 市场行为 第四章 市场绩效 第一章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 产业组织:某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产业组织是解决产业内部各经济实体即企业间的配置资源配置问题,它与具体的产业采用什么生产技术没有多少直接联系,衡量不同产业的组织状况(竞争和规模经济利用状况)的标准不会因为其采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而有多大区别。 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企业、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具体分析、研究产业内企业相互间竞争和垄断关系的运用经济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考察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即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企业之间生产商品的主要性能必须基本相同,商品之间具有高度的替代关系。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斯密、马歇尔等 二、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哈派 三、哈派的SCP分析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分析范式 基本 需求 供给 可替代性 供给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 工艺技术状态 增长率 原材料 周期性 工会组织制度 市场结构(Structure) 集中度 产品差异 进入壁垒 成本(费用) 垂直结合 市场行为(Conduct) 价格策略 广告和销售 研究开发 合并 市场绩效(Performance) 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进步 技术组织效率 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组织政策 反托拉斯 贸易管制 公共事业管制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学派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博弈论 第二章 市场结构(Structure)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市场结构的测量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概念 结构:构成某一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方式及其特点; 市场结构: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市场上已有的买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方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和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 市场关系: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方与卖方之间在市场上所发生的各种利益关系、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和技术经济关系的总称。 卖方之间的市场关系:竞争关系 买方之间的市场关系:资源占有关系 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市场关系:经济技术(物质交换关系)和交易关系(价值交换关系) 二、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买方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占有率小,价格的接受者; 2.产品同质,替代性强; 3.信息完备; 4.进入或退出壁垒小。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 1.卖方只有一个企业,买方众多; 2.产品无替代性; 3.进入壁垒很高(规模经济壁垒、资本壁垒、技术壁垒、法律壁垒、政策壁垒等)。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1.卖方众多,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 2.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别,企业有一定的定价权; 3.进入和退出壁垒低。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1.企业数目很少,市场占有率高; 2.进入和退出壁垒高; 3.产品基本同质或相差很大。 四种市场结构特点比较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集中度 二、产品差异化 三、进入壁垒 四、退出壁垒 市场集中度 一、市场集中度的含义 二、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1、绝对集中度 2、洛伦茨曲线、HI指数 三、影响集中度吕雉的情人的因素 一、市场集中度的含义 市场集中是指市场中卖方、买方的数目及其相对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分布,是反映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概念,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按分析对象划分。市场集中按分析对象可分为卖方集中和买方集中。 2、按分析范围划分。市场集中按分析范围可以分为行业集中和一般集中。 市场集中度就是反映买卖双方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所描述的是:某一市场上卖方(或买方)各自的数目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简称为集中度。它是反映特定产业市场的集中程度指标。 二、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1、绝对集中度 这是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通常用产业内最大的前n位企业生产值、销售额、职工人数、企业资产等指标累计数占整个产业相应指标总数的比例来表示: CRn概念清楚、含义明确,能够形象地反映市场集中状况,综合地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其计算也简便,所需资料较易获得。 首先,不能反映全部企业规模分布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只反映了最大的n个企业的总体规模; 其次,无法体现最大的n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或者说,没有表明n个大企业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其内部是如何分布的; 第三,这个指标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 2、洛伦茨曲线 (Lorenz Curve) 洛伦茨曲线最初用于收入分布研究,后移用于市场集中度分析,以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3、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是建立在洛伦茨曲线基础上的一个表示不均度的统计量,实质上是洛伦茨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基尼系数等于对角线和洛伦茨曲线所围面积(A)与对角线下的三角形面积(A+B)之比。它原来是用来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一个指标,这里用来反映产业内部企业规模的不均。 其公式为: 4、HHI指数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指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HI值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 三、影响集中度的因素 1、规模经济水平 在某一市场上,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效率越高,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2、市场容量 市场容量越大,企业扩张余地越大,新企业也越容易进入,大企业所占份额就可能变小,从而市场集中度就会降低。反之,市场集中度就越高。 3、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规模经济;进入费用;老企业占优;市场挤进;政策法规。 退出壁垒:沉没资产;员工解雇;政策法规;契约。 4、法规政策 5、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 企业三大竞争战略:产品差异、聚集、总成本领先。 --迈克尔?波特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品差异定义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产品差异的策略运用 一、产品差异定义 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进一步而言,产品差异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也是一种非价格壁垒。 产品存在差别是由于消费者认为它们不同。 --卡尔顿、佩罗夫(1998) 产品差异受企业如此青睐的原因何在? 产品差异使企业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线,从而企业拥有将价格提高到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市场。 二、产品差异分类 (一)水平差异 (二)垂直差异 (三)服务差异 (四)信息差异 (五)策略性差异 (一)水平差异 是指产品在空间上的差异,表现为两产品之间一些特征增加了,而另一些特征却减少了。 对于水平差异而言,在给定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与特定消费者有关。因为消费者的偏好不尽相同,描述水平差异不存在“好”与“坏”的评判,因为消费者偏好是一种价值判断。 案例:宝洁公司的水平差异化 针对消费者对洗衣粉的不同偏好,宝洁公司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 九大品牌:汰渍、奇尔、奥克多、格尼、波德、象牙雷、卓夫特、达诗、时代。 (二)垂直差异 是指在产品空间中,所有消费者对所提及的大多数特性组合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那些特性之间的差异。 也可以理解为质量差异,描述垂直差异时,在价格相等的条件下,关于特性空间有一种自然的排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质量。因为消费者关于质量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都认为较高的质量是更好的。 (三)服务差异 是指厂商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差异。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知识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不能很快熟练使用,而且使用过程中还经常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故障,如果厂商的售后服务到位,则消费者会倾向于这种商品的选择。 案例:海尔的差异化服务 “消费-服务-生产”:服务的中介作用; “服务重于利润”;“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 “售前服务”- “售中服务”- “售后服务”- --报道:“敢问市场诚为何物,直教海尔相许” (四)信息差异 是指由于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认识产生了差异。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广告,厂商利用广告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影响消费者需求。 广告的种类(按内容分) 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的“硬”信息,包括产品的存在、价格和产品的物质形态等; 非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的“软”信息,除了传递产品存在的信息外,不传递任何其他信息。 产品的分类(依信息的类型分) 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通过自己的检查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商品。 对搜寻品而言,广告可以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存在、销售地点、价格和产品特征等信息,但是广告费用高昂,因而不能告诉所有消费者关于所有产品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信息差异。 经验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之后才能知道其质量的商品。 对经验品而言,根据经验了解一种产品效用的消费者,一般只知道一个或几个品牌,因为试用是费钱的,所以,消费者不把使用过和没有使用过的产品视同一样,即使两种商品事实上是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信息差异。 (五)策略性差异 策略性行为是一家企业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的行为总称。 策略性差异主要是指厂商通过空间先占或选址来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相关市场,从而享有相应的市场。 空间先占:在位厂商可以通过第一个生产自己产品的替代品,预先塞满可能的产品空间,不给潜在进入者留下任何空间,从而达到遏制的效果; 选择厂址:空间先占策略尽管可以挤出潜在的进入者,但在位企业需要生产品种更多的产品,遏制成本较大,而选址则不需要这种进入遏制成本,只需在选择厂址时适当考虑即可遏制进入者。 第二节 产品差异的策略运用 一、信息差异与先发优势 二、非信息性广告与垂直差异 一、信息差异与先发优势 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先入厂商的产品已为消费者试用,与后入者相比,其产品质量信息已经不对称。由于产品的试用需要一定成本,导致即使是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对试用和未用的产品也不视同一样,这就导致先行者和后发者产品之间形成了信息差异,先行厂商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信息差异产生的原因: 对于未知质量的产品,消费者需要支付质量信息的搜寻成本,对其评价必然低于已知质量的产品; 再者,先行产品树立了质量声誉,而且法律对先行品牌、商标的,也向消费者传递了足够的质量信息,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和忠诚。 二、非信息广告与垂直差异 为什么仅仅靠价格上的差异不能表明产品质量的高低? 两个厂商同时进入市场,厂商如何传递自己产品的高质量信息,从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垂直差异? 市场上是否存在广告支出和产品质量正相关的机制? 广告“烧钱”作用的潜在信息解释 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优质的,所以我们能够支付这样高昂的广告费用。消费者应该地相信我们的产品是优质的并且购买它。消费者的经历会告诉他们自己,本产品的确是优质的,这样的结果使他们在未来会再次购买本品。 关键是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相比,将从消费者尝试它们的产品中获益更多。因为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将获得重复购买,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则不会。因此存在一种广告费用水平,在这个水平上,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愿意承担该广告费用,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则不愿意承担。 案例:利用非信息广告形成垂直差异 TCL:2001年7月,1000万¥,请“韩国第一”金喜善做形象代言人; 2001年10月,实现了销售大翻身,2002年的销售量跃居中国手机市场第三,首次杀入世界8强,其后更是称为国产手机的老大。 科健:“玉女”梁咏琪 首信:“跳水皇后”伏明霞 厦新:“格格”赵薇 中电:吴小莉 南方高科:章子怡 打破了洋品牌垄断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2000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不到8%,2001年底已经达到15%,2002年则超过了30%。 进入壁垒 防御绝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本讲内容 第一节 进入壁垒概述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 第四节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第一节 进入壁垒概述 一、进入壁垒的概念 二、进入壁垒的分类 一、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某一产业存在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为新企业提供了进入这一产业的经济激励。对于潜在的进入者,他们更关注进入产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进入壁垒。 为什么有些产业中高利润和高集中度并存? 是什么因素了新企业的进入? 一个行业的进入壁垒是指在一个产业中,在位企业拥有的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从而使在位企业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成本和销售成本以上,而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Bain,1968 进入壁垒被认为是在位企业行使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有效的进入壁垒正是垄断和寡占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不存在进入壁垒时,卖者几乎没有力量决定价格,即使有也不会持久。” 进入壁垒的来源: 规模经济性; 产品差别化; 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 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所必须负担的,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 --George J.Stigler,1996 使潜在的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原因。 --干春晖,2006 二、进入壁垒的分类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结构性壁垒,特别是由需求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形成的结构性壁垒是策略性壁垒存在的前提。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寡占市场日益成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寡头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影响市场,使之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因此,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策略性进入壁垒日益成为主导形式。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一、规模经济壁垒 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三、必要资本量壁垒 四、网络效应壁垒 五、产品差异壁垒 六、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一、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 当在位企业已经在最小有效规模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新进入企业面临两难:若以低于MES的产量进入,其成本高于在位企业;若以MES产量进入,则进入后市场总产量超过最大市场容量,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成本以下。 规模经济壁垒的大小决定因素: 市场容量的大小 最小有效规模产量相对于市场容量的大小 小于最小有效规模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 大小 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 在位企业绝对成本优势来源: 通过专利或技术秘诀控制了最新的生产工艺; 控制了高质量或低成本投入的供应渠道; 控制产品的销售渠道; 拥有特殊经营能力或技术专长的人才; 进入者筹集资金需支付更高的资本成本。 三、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 为什么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在位企业高?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风险 --Akerlof G A,1970 The Market of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r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9(3):345-364 四、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网络效应的种类: 直接网络效应 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 由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 如电话、传真机、在线服务、Email等等。 间接网络效应 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时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 这种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的关系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基础产品为硬件,辅助品为软件。 如互补商品的计算机软硬件。 用户从一种网络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取决于消费网络现有的用户基数。某个网络用户基数越大,越能吸引新的用户加入,而新的用户的加入,又使得原有用户在不用增加付费的情况下增加了可连接性,或者增加了与硬件相兼容的软件数量的增加,形成了”正反馈效应“。 正是由于用户基数的不对称造成了网络市场上的进入壁垒,另外,新产品会使用户产生很大的转换成本。 五、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是指产品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 产品差异主要来源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在长期所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同时,企业的广告宣传、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使得差异得以加强。 产品差异化壁垒的核心:在位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进入企业所没有的消费者偏好优势。 六、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如果认为一个产业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存在,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的过度竞争,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新企业的进入。 如:公用事业行业、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别性税收政策、其他规制性政策等等。 讨论:进入壁垒影响因素大小排序 规模经济和绝对成本优势 进入时发生的必要成本 品牌忠诚赋予在位企业时产品差异化优势 消费者转换成本 难以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 的政策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进入) 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的行为。 策略性进入壁垒是在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障碍,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看成是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 一、进入的一般模型 二、沉淀成本与进入 三、常见的进入策略 一、进入的一般模型 (一)进入博弈的扩展形式 (二)有效的进入 (一)进入博弈的扩展形式 前提条件: 假定潜在进入者与在位企业有相同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潜在进入者的策略:进入或不进入; 在位者的策略:默许或斗争; 博弈选择及其结果: 进入者进入而在位者选择斗争:激烈的价格战并使双方受损; 进入者进入而在位者选择沉默:双方分享市场,进行古诺竞争; 潜在进入者不进入:在位者获得垄断利润。 竞争后利润所得: 垄断利润:m; 双寡头利润:d; 价格战双方的利润:w 很显然m﹥ d ﹥0 ﹥ w 在给定进入者已经进入的情况下,在位企业如果实施斗争策略将使自己遭受损失,在位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选择默许,因此进入企业不会被斗争所,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均衡是(进入,默许),进入企业将选择进入。 由于在位企业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对相关资源进行投资来影响进入者的利润预期,在位企业无法有效地阻值进入。 (二)有效的进入 在位企业预期到,利用在位的先动优势采取积极的策略性投资行动,进行一笔沉淀成本为C的策略性投资,如投资于广告或扩大生产能力等。也可以采取消极行为,即不进行任何策略性投资。 二、沉淀成本与进入 在位企业必须使得潜在进入者相信,一旦进入,在位企业将实施斗争策略。因此在位企业进行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即通过投资改变自己的行动空间或支付函数,从而使原来不可置信的斗争变成了可置信。 在位企业投资是否能够成功进入? 1.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进入决策之前,且能够被进入者观察到; 2.投资改变在位者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向进入者传递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后期市场利润的预期; 3.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具有承诺价值。 沉淀成本如何使得进入得以实现? 沉淀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沉淀成本形成的原因:资产的专用性。如生产设备等专用性资产,用于研究开发、广告、员工教育培训等形成的无形资产投资。 在位企业 沉淀成本在策略性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关键之处在于它的不可回收或不可逆性产生了承诺价值,专用投资成为在位者留在该产业中的抵押品,构成其将在产业中继续的可置信承诺,形成了实施斗争的约束激励。 沉淀成本表达出的信号:誓不回头,决一死战! 潜在进入者 由于还没有在该产业内进行投资,对它来说,在决定是否进入时所有成本都是可收回的,因此其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向在位企业传达自己进入该产业的决心,因此任何不发生沉淀成本的“廉价申明”都是不可置信的,不可能对在位企业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三、常见的进入策略 (一)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二)干中学 (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四)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 (一)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企业调整产量是要花费成本的,提高产出企业需要增加新的设备。在位企业可在潜在进入者进入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进入者进入之前是闲置的。但一旦进入者进入,在位企业可以利用已投资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潜在进入者观察在位者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为避免价格战,会放弃进入。 为什么在位企业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实施斗争策略是在位企业的选择?而选择不进入是潜在进入者的选择? (二)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又称学习效应,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在位企业先进入市场,在学习效应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为达到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会充分利用干中学这一技术型因素,进行策略性投资。 第一阶段:市场只有在位企业时,在位者降低产品的价格以增加销量; 第二阶段:进入者可能进入市场时,在位者由于干中学,其成本将下降很多,第一阶段降价所损失的利润就是为进入者所进行的策略性投资。 干中学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 在位企业通过干中学能比新进入企业降低多少成本? 学习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在位企业可以通过采取策略性行为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使自己获得成本上的优势,从而达到进入的目的。 1.垂直一体化 在位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方式,进入后向的原材料生产阶段,或进入前向的销售领域,使自己的市场控制力向前或向后延伸,从而提高竞争对手的生产和进入成本。 2.利用管制 在位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在位优势,利用管制增加进入企业的生产和进入成本。 如游说对新进入企业执行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利用“老企业”身份要求对自己执行相对宽松的特殊政策等等。 3.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 在位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采取与竞争对手产品相兼容的方法,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4.提高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在位企业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影响行业的投入品的价格,使新进入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四)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 在位者除了利用策略性行为来获取未来竞争的成本优势外,也可以通过策略性行为来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使进入者在进入后很难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来获利,从而潜在进入者选择不进入。 1.产品扩散策略 2.提高转换成本 3.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1.产品扩散策略 由于消费者偏好差异导致产品市场被细分,在产品需求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在位企业可以在进入发生之前推出多种产品或品牌,利用产品多样化策略先占满相关的细分市场,使进入者难以找到可以获利的产品空间。 2.提高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是指消费者或者用户,从在位企业处购买产品转向新企业处购买产品时面临的一次性成本。该成本的存在降低了用户的需求弹性,了用户的转移,从而使得新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吸引用户的转移。 如对消费者进行培训和个性化服务,系统产品与对手的不兼容,或根据消费者累积购买量进行优惠折扣等。 3.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在位企业可以同用户之间签订长期契约来锁定未来需求,当用户转向新的供应者时必须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用户由于不能确定进入者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为减少采购风险,也愿意与在位者签订合理的长期契约。 第四节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一、进入壁垒与效率 二、流动性壁垒与可竞争市场理论 一、进入壁垒与效率 在位企业获取经济利润是进入壁垒存在的前提,从经济学观点看,进入壁垒的存在无疑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但完全竞争所描述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从效率增长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适度的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 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的双重效应 一方面,进入壁垒了潜在进入者进入,从而减少了产业中厂商的数目,提高了该产业的集中度和增强了该产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易于生成垄断性的市场结构,这一结果倾向于减少社会总福利。 另一方面,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又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来说,壁垒的存在可以低效率的小企业进入,提高产业集中度,获得社会规模经济; 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过程中,会增加许多的额外成本,进入壁垒的存在使企业进入后在产业内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退出壁垒 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或市场时所遇到的因素。 退出壁垒的形成因素: 专用性资本壁垒;劳动者安置费用壁垒;结合生产壁垒;政策法规壁垒;市场功能缺陷导致的退出壁垒 第三章 市场行为 第一节 策略行为 第二节 企业的价格行为 第三节 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第一节 策略行为 某企业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的行为。 市场基础:寡占或垄断市场 研究方法: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分类:非合作策略行为和合作策略行为 非合作策略行为 一、性定价 二、进价 合作策略行为 一、卡特尔串谋 二、影响串谋的因素 第二节 企业的价格行为 一、定价方法 二、价格歧视 三、价格竞争 四、价格协调 五、自动均衡协调 第三节 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一、广告行为 二、产品差异化 三、经营多样化 四、横向一体化 五、纵向控制 六、纵向一体化 七、创新行为 第四章 市场绩效 第一节 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 第二节 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第三节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第四节 市场出清机制的扩展 第五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分析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对象,寻求最优经济增长途径为目的的应用经济理论,主要通过运用动态的比较方法,研究一国或国际间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寻找出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为规划未来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第六章 产业结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一是从“质”的角度研究产业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形态,称为“产业发展形态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形态;称为“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 产业关联效应:一个产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主导产业扩散效应:主导产业通过“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 1.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联系;各种数量比例关系 2.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体系 产业结构形成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理论;产业结构效应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结构分析理论;产业结构政策理论;产业结构研究方;产业关联理论等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二、配第一一克拉克 三、库兹涅茨理论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就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2、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联系 二、配第一一克拉克 配第一一克拉克的几个重要前提 1、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时间序列下国家情况的比较进行的。 2、使用劳动力的分布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演进的具体指标,考察了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3、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前提基础的 。 4、引入了与最终需求相对应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参数,并借助于对它们变动的分析来规范经济事实。 配第一一克拉克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1960年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 1980年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 三、库兹涅茨理论 (一)依据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得出的结论 1、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总量中所占比例与农业部门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类似,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下降; 2、工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并不会有相同幅度的变化,它的总体趋势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业部门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发展趋势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但相比之下,服务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占的劳动力比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也说明服务业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高。 (二)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劳动生产率为主要基准得出的结论 1、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由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或者说由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出现上升的势头,第三次产业呈现为下降趋势。 2、越不发达国家其国民经济越多以农业为主,农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较大,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剩余劳动力。 (三)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认识 1、对第一次产业来说,无论是从时间序列分析还是从横截面分析的角度看,其劳动力相对比重与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等两个指标都处于一个连续的下降通道当中。 2、从横截面分析的角度上看,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与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均呈上升趋势,而其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呈上升趋势。 3、无论是时间序列分析还是横截面分析,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其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则往往呈现一种大体不变或者略有上升的情况,因此,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纷纷呈现下降趋势。 第三节 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 工业与工业化 二、 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 2、高加工 3、高技术化 一、 工业与工业化 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过程。 工业现代化是个无时间的相对概念。所谓工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工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工业现代化是个动态性、世界性的概念。 二、 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重工业化 (二)高加工 (三)高技术化 (一)重工业化 在经济学家中,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当属的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霍夫曼对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变化趋势问题进行了深人的分析与研究。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 对霍夫曼的疑虑与修正 霍夫曼关于重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其阶段划分的理论受到的置疑: 梅泽尔斯:仅从工业内部比例关系来分析工业化进程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霍夫曼系数忽略了不同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产业间生产率的差异。 库兹涅茨根据美国的数据计算了资本资料的增长情况,认为资本资料工业优先得到增长的结论是没有依据的。库兹涅茨指出,至少在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看不出存在什么霍夫曼。 日本经济学家盐野谷佑一认为霍夫曼对工业部门分类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做法导致了“其他工业”的范围往往过大,从而“资本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的统计数据也无法具备充分的力。 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 经济学家从的角度证明了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列宁则从理论上作出了分析。 列宁把技术进步而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纳入到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中,通过数学推倒和计算,得出“那一定是生产资料比消费品增长得更快”的结论,并且,“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列宁还进一步谈到了原因:“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业劳动(一般指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种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重工业化率的上升是的么? 重工业化的过程并不是无限的,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一个饱和点。 耐用消费品工业的普及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使机械工业的增长缓慢下来,从而使重工业的增长也趋于停滞。 新技术的进展,生产资料向电子化、轻型化、细密化方向发展,有可能出现技术进步不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甚至有所降低。 (二)高加工 所谓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就是指轻、重工业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的发展趋势。 重工业化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原材料工业发展为重心的阶段,出现在重工业化初期; 第二个阶段是以加工组装工业发展为重心的阶段,出现在重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 工业发展的重心由前者变为后者的过程就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 工业结构高加工趋向表明,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到工业化一定时期会出现相对下降趋势,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下降。 日本产业经济学家佐贯利雄对战后日本各工业部门依次领先增长的形象描述,深刻地了日本重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结构高加工的演进过程。 战后日本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过三组带头的主导产业: 第一组带头产业是电力,尤其是火力发电; 第二组带头的产业是石油、石油化工、钢铁和造船等; 第三组带头的产业是汽车和家用电器。 (三)高技术化 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趋向,是从工业发展对资源结构依赖重心的转移这一角度来看的。 所谓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是指工业发展从依赖劳动力为主的阶段发展至依赖资金为主的阶段,进而再到依赖技术为主的阶段的过程。 工业结构高技术化过程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依次趋于衰退,而凭借新兴技术的工业日益勃兴。 整个工业化的过程要过三个关 第一,从第一次产业中出劳动力,这是轻工业勃兴的重要条件; 第二,为向重工业化推进,特别是为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积累足够的资金; 第三,为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发展,必须开发与获得相应的高技术。 第四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 需求因素 二、 供给因素 三、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四、 国家政策 一、需求因素分析 (一)消费需求分析——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1.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2.个人消费结构; 3.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 4.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二)投资需求分析 --资金的不同投向 二、 供给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要素供给 (二)资本投入要素供给 (三)人力资源要素供给 (四)生产技术要素供给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概括的讲,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使产业结构界的范围内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的产业结构必然要发生重要的变化,这些均可以在日本、“亚洲四小”、中国以及东盟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得到印证。 四、制度、和产业政策的相关影响 不管及其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管它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向前演进还是阻碍了其发展。“制度、以及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命题本身已经被实际情况所证明。问题的关键已经转变为:在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下,依据什么可以制定出一个有利于本国产业结构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 第三章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二节 主导产业的发展与选择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三、 产业结构的高 (一)产业结构高的定义及其理解 (二)产业结构高的判定标准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过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合理化和高。 过程就是通过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 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即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2、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解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大类产业之间、各大类产业内部的具体产业部门之间数量比例合理,投入产出均衡,过剩和短缺现象没有或者不严重 (2)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并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协调 (4)产业结构中的产业类型构成恰当 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 如果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越高,则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 (1)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即相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 (2)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协调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相互服务 ;二是相互促进 。 (3)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各产业相对地位的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的排列组合具有比较丰富的层次性,各产业之间的主次与发展的轻重缓急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 (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1、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准的评说 (1)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 (2)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 (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 (三)产业合理化的实现途径 1、市场机制 2、的计划机制 三、产业结构的高 (一)产业结构高的定义及其理解 1、产业结构高的 定义 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也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 2、对产业结构高的理解 (1)产业结构的高的特征: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高的标志 高加工:工业结构由以加工程度比较低的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程度高、深的制造业为重心发展。 高附加值化: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比重变大的发展趋势。 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变高、技术基础变先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知识化:知识成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生产和知识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成为主导产业。 服务化:为服务行业的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在产业结构中成为主导产业。 (二)产业结构高的判定标准 1、“标准结构”方法。该方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程度。 2、相似性系数法。这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程度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主导产业的发展与选择 一、 主导产业与产业发展 二、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一)关联效应标准 (二)收入弹性标准 (三)生产率标准 三、 主导产业的发展 一、主导产业与产业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含义 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产业(包括产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这些关键产业就被称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主导产业能迅速有效地吸收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满足大幅度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而能持续获得较高的生产增长率 。 主导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关系密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核心。 (二)主导产业的作用 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创新所带来的新生产函数都会导致产业技术的进步,但是创新并不一定能为所有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只有那些将创新引入了新的生产函数,加速了技术进步,而且还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对整个产业结构具有引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由于主导产业导人了新的生产函数,促进了技术进步,并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表现出较高的产业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前瞻效应”, “回顾效应” 和“旁侧效应” 。 (三)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 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主导产业的形成只有充足的市场需求,才有可能不断扩大 3.创新 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本产业和其他产业不断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要有制度创新,才能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工程师涌现出来,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 (四)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1.市场自发调节。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 2.积极干预。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至关重要。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准则: (一)关联效应标准 (二)收入弹性标准 (三)生产率标准 (一)关联效应标准 也称赫希曼基准 ,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上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前、后向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这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时发展。一般而言,制造中间产品的产业因其处于产品生产链的中间环节,其发展需要前、后向产业的支持,因而能促进前、后向产业的发展。但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很多,以关联度基准选择主导产业,还必须结合其他准则综合确定。 (二)收入弹性标准 日本著名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是从需求角度看某产业的变化对人均收入变化的反映度 。 需求收入弹性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产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之比,反映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在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以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使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是符合产业结构变化方向的。 某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 该产业产品人均消费额增长率 某产业收入弹性=———————————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当收入弹性大于1时,表明该产业的收入弹性大,小于1时则表明该产业部门的收入弹性低。 (三)生产率标准 从供给角度,依据各产业产出增长的前景和技术进步的状况,选择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一般地说,重化工业比轻工业技术进步要快,而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又比重工业技术进步要快。由于技术进步与附加价值的提高成正比关系,选择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就能在提高国民经济附加价值产出水平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高演进。 只要对各产业部门的增长弹性和技术进步速度进行测定,选择该两项指标值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即可。 产业的技术进步率 一般采用余值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技术进步率=生产增长率-α×劳动力(工资)的增长率-(1-α)×资本的增加率 其中α是工资额占净产值(附加价值)的比例(又称“劳动分配率”) 从理论看,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结合起来使用,来选择一国的主导产业是较科学的。因为,前者从需求角度考虑产业发展有否广阔的市场前景,后者从供给角度看产业在技术进步、生产率上升以及附加价值增长率等产出方面有否大的潜力。若某产业的“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都较高,则表明该产业的发展既有市场前景,又有高增长率、高附加价值产出率的较大潜力趋势,因而将其选择为主导产业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三、主导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演进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主导产业的更替顺序依次为: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重化工业→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高技术产业。 内在逻辑: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原材料产业→耐用消费品产业。 这种演替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结构变化的逻辑为:维持基本型需求→中间型需求→满足享受性发展型需求。 演替对应于技术引致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逻辑为: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的历史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高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过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蓄,综合几次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业建设,争取在某些领域实现“跳跃式”的跨越,在起点低、发展时点晚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走完产业结构高所走过的近250年的历程,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 知识与经济发展 二、 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三、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知识与经济发展 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和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知识技术要素在国民经济投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推向更高一层次的经济形态,即以智力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生产和经济增长投入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资本。 2.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 4.知识消费的需求势头迅速上升。 经济知识化趋势对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极其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逼近,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被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兴起又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机遇。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一般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 高技术产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产品的技术性能复杂,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大,设备、生产工艺建立在尖端技术的基础上,工业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高。 从定量的角度来界定高技术产业,一般有两个指标,即研究与开发经费占总销售额的比值(研究与开发经费密度)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值(专业科技人员密度)。 美国劳动统计局用研究与开发经费密度和专业科技人员密度分别两倍于全部制造业该项密度的平均值来定义高技术产业。 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论文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即这两项密度指标均超过全国制造业平均值的那些产业都可算作高技术产业。 另外,两位美国学者丹宁和波斯则利用所谓“三分法”来对产业进行分类,即研究与开发密度超过2.8%者称为高技术产业,处于1.1%-2.8%者称为中技术产业,低于1.1%者称为低技术产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1.知识、技术密集。 2.资金密集、风险性大。 3.产品更新快、竞争性强、信息的作用大。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产品更新很快,竞争激烈。 4.高度的创新。人们迸发出的创新会构成一种创新气候,创新气候一旦在某一地区形成,创新活动就会在这里聚集,高技术企业就会不断“裂变”,从而形成高技术区。 三、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范围 1、光电子信息产业 2、计算机及其软件产业 3、生物工程产业 4、生物医学产业 5、智能机械产业 6、导体产业 7、太阳能产业 8、环保产业 9、空间产业 10、海洋产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随着技术浪潮在全世界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与传统产业并存、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在我国,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间里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首先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还表现界近两三年相继制定科技进步规划和加大对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比重方面。 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大量投资。 2.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在目前的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对这些物品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需求开始减少,经济增长相对的停止下来,若没有新技术和全球化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经济就不可能再次快速增长。而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的传统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扎扎实实地为新经济打下基础。。 发达国家现在是新兴产业在带动经济的增长。比如美国,新兴产业带动其经济每年增长近三个百分点,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90%。而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每年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一两个百分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统产业的更快增长,仍将是我国较高增长率的主要源泉。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怎样在空间布局生产力诸要素,使产业活动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它是一项多层次、多目标、多部门布局、多因素影响、多方案比较的具有全局性质和长远性质的国民经济建设战略部属。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 产业聚集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比较优势理论 三、产业布局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产业的最优空间组织、最优空间区位的确定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任务之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则是其基本的理论核心。区位理论,或称区位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其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区位理论经历了古典、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的演变。 1、杜能--农业区位论 中心思想: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市场远近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运费的高低。 假定:唯一的城市位于中央,是工业品的供应中心,农产品的贩卖中心;孤立国是一个均值的平原;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农作物的经营以谋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自己的产品类型;农业经营能力相同,技术条件一致;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均等,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成比例。 假定的放松:河流、小城市对均衡影响 杜能圈:由城市向外,6个农业圈层:农作圈、林业圈、谷物轮作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和畜牧圈 2、韦伯--工业区位论 中心思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故区位因子成为工业区位论的核心。 区位因子: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 1.按区位因子的作用范围:一般区位因子(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特殊区位因子(水质、空气湿度等) 2.按区位因子的作用方式:使工业固定与一定地点的因素为地方因子,决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格局;固定某些特定的地点后,会产生伴生的区位因子,使工业趋向于集中或者发散,即聚集因子。 3.按区位因子的属性:自然技术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 确定三个工业区位因子:运费、劳动力和聚集 基本假定:孤立国,对工业区位只讨论其经济因素;气候、地址、地形、民族、工艺等相同;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点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力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输方式为火车。 3、费特--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 主要内容:任何工业企业或者贸易中心,其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区域大小。但最根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每个工厂企业单位产品的运费越低,生产费用越小,其市场区域就会扩大;反之,市场区域会在竞争中逐步缩小。因此,费特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分界线、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假定:地域是一个均质平原;地域上经济活动的移动可以常年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居民及其购买力是连续的均匀分布,对货物的需求、消费方式一致;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人。 门槛人口:在某一区域,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提供商品和服务,该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一方面必须拥有最低限度的可利用人口; 服务半径:另一方面,它的服务也有一个最大距离的问题,在此范围内人们愿意前往该中心地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否则,人们就会嫌距离太远而到其他较近的中心地去。 一般而言,中心地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服务半径越小,数目就越多,只能提供较低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反之,中心地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数目也越少,越有能力提供较高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能提供较低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商品和服务种类越齐全,并包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同一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全等的,因此,两个相邻的同一级别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5、廖什--市场区位理论 主要利用中心地理理论的框架,将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理论发展为产业的市场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体系和经济景观,成为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又一奠基人。 假定:平原地区运输条件相同,生产必须的原料充足,且广泛分布于各地;地区内农业人口分布均匀,有共同的消费行为;经济内有普及的技术知识,一切人都可用于生产;排除一切其他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干扰因素。 考察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产业区 位的影响,使区位分析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业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市场区。 6、现代区位论 1.成本-市场学派 核心是关注成本与市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